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湿地深处 朱鹮蹁跹 德清首次实现朱鹮自然繁殖大量存活
2016-05-30 05:54:21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聂伟霞 刘力

  浙江在线5月30日讯 5月初,碧波荡漾,清风徐徐。在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深处,丛丛绿树间,10只朱鹮宝宝破壳而出。

  “在我省曾一度绝迹的世界濒危保护动物朱鹮,今年首次实现野外自然孵化并大量存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方盛国兴奋地说,这标志着德清朱鹮野外种群重建项目经过8年努力,取得了从人工繁殖到野外放归,最后野外生存,并自然繁殖的突破性进展。

  朱鹮胆怯怕人,为不惊扰它们,记者通过实时监控镜头观察“幸福鸟巢”:雏鹮表体一层浅黄色绒毛下还露着白色的绒毛,小脚呈朱红色,张着小嘴,“啾啾”叫着,样子萌呆了。鹮妈妈将口中半消化的食物,用黑色细细的弯曲长嘴喂食。而鹮妈妈一身洁白的羽毛,裸露的脸颊呈朱红色,后枕部长着几十根粗长的羽毛形成柳叶形冠羽。

  浙江是我国朱鹮的历史分布区,是朱鹮的故乡。至上世纪50年代末,环境的恶化和栖息地的破坏,造成浙江朱鹮绝迹。2008年4月16日,我省从陕西省楼观台引进5对朱鹮运抵德清县下渚湖,由此拉开朱鹮人工迁地保护暨野生种群重建工程的序幕。

  8年来,在省林业厅、浙江大学、德清县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人工圈养、野外放飞、野外种群重建、自然繁育等阶段,目前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形成一套成熟的朱鹮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和野外重建种群培育操作体系。

  方盛国介绍,朱鹮野外重建种群培育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观察和基因研究,发现朱鹮在进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气味辨别彼此之间的血缘亲疏,从而找到合适的配偶。为提高受精率和繁殖后代存活率,我省首次利用自行开发的遗传基因型信息平台,将能够匹配的个体散放在一个较大的笼网中,让朱鹮自主选择配偶繁殖,从而使朱鹮受精率和出壳幼鸟存活率都得到大幅提升。

  “朱鹮在野外生存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特别是在野外自然环境中,朱鹮在配对、交尾、筑巢、产卵、孵化每一个环节都极易出现问题。”方盛国介绍,在朱鹮野外放飞前,专家团队通过自行研发的野外生存力遗传基因评估系统,挑选适合在野外生存的个体,从而大大提高了野外放飞的存活率。

  2014年,浙江野化放飞33只朱鹮,放飞成活率高达97%。目前已监测到野外筑巢5处,产卵17枚,自然孵育小朱鹮10只并存活。朱鹮宝宝哺育40天后,就可以离巢并在自然界生存。

  对于今年朱鹮野外自然繁育数量激增现象,方盛国表示,经过两年的野外生存,朱鹮对环境更加适应,捕食、配对、繁育等能力提高了,加上当初放飞的朱鹮本身就是优选的,所以今年繁育的数量会比较多。

  据了解,目前浙江朱鹮数量已达到216只,预计5月底繁殖期结束时将突破220只,比计划提前2年突破200只。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野外生存的朱鹮有近千只,而我省利用8年时间,繁衍出一个庞大的家族。

  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负责人表示,朱鹮在德清能够实现野外自然繁育,重新建立野外种群,除了技术支撑,德清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提供了后盾。明年,项目组计划在适当时候再优选一批圈养的朱鹮进行野化放飞,德清朱鹮野外自然繁育的数量将继续增加。

编辑: 单世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