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现代化菇房,是我投入1600多万建成的。”6月3日上午,衢江区翔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区内,公司负责人黄云龙介绍,从培养料的制袋、高温灭菌,到接种、发菌、出菇,都在这6000多平方米的菇房内,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这是衢江区养猪户转型升级的又一缩影。
翔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原翔龙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升级而来。去年以来,通过樟潭街道与各级部门牵线搭桥,黄云龙引入食用菌种植项目,并得到上海农科院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目前,公司分三大功能区:畜牧养殖区、生态甲鱼养殖区和食用菌种植区。“猪肚菇”的良好收益是黄云龙转型升级尝到的第一口甜头。
“这种杯状的,是最标准的‘猪肚菇’。”在食用菌种植区培育房,5万只栽培袋整齐列队。黄云龙采下一朵“猪肚菇”说:“市场价格170克8元,这几天平均一天200斤,销往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元旦是高峰期,每天能外销2000斤。”
正说着,徐竹松跟随技术人员来到培育房,查看当天“猪肚菇”的长势。徐竹松来自高家镇,跟着黄云龙学习种植“猪肚菇”技术。他告诉记者,学了一个多月,了解了种植、管理、采收,每个环节。“我也想‘猪棚’换‘菇棚’,争取八月份能自己种植五万袋。”徐竹松笑着说,之前听说黄云龙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向周边群众提供培训,他和妻子一起来试试,竟发现其中大有商机。
一手抓转型,一手抓升级。黄云龙严格按照生猪养殖规定,投入80余万元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养殖污水经过地下管道排入缺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经过充分缺氧、好氧等程序处理后,最终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他计划,环保设施该上的都上,同时进一步限养,“虽然转型升级过程不容易,但迟做不如早做。”生猪养殖场不远处,瓢泼大雨落进池塘。这里藏着黄云龙的另一个转型梦想——池塘里的小鱼、螺蛳、泥鳅是中华鳖的主食,老黄脸上扬起笑容:“我们想借着衢江的好山好水,探索仿生态环境养殖优质甲鱼,将来赢得大市场。”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