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5世界环境日”,我市一年一度的“环境体检报告”又新鲜出炉了。日前,市环保局联合公安、水利等多部门举行发布会,发布了《2015年温州市环境状况公报》。作为“创模”攻坚的一年,去年我市生态环境在水、气、声等各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市民环境意识有了大幅提高,监管执法持续展示出“温州力度”。
空气
全年没有重度污染
公报显示,2015年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有67天达到一级(优),有245天达到二级(良),优良率为85.7%。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天数分别仅为45天和7天,全年未出现重度污染情况,各县(市)环境空气优良率均在92%以上。去年全市平均霾日数为43天,比上年减少了20天,市区、瑞安和永嘉成为霾的多发地,霾的多发期则集中在1月份,全市无重度及重度以上霾影响。
市环保局副局长王进光介绍,去年温州市印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考核结果与地方政府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以及建设项目环评限批相挂钩。从严考核、科学治理,让蓝天成为温州常客。在市区“退二进三”的同时,温州市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新增完成9.6万吨炼钢、13.45万吨造纸、750万米印染、92.04万升电镀等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完成200多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淘汰黄标车37626辆,累计环保标志发放率达90%以上。
酸雨
淘汰锅炉遏制酸雨
根据公报,去年温州市9个区域pH值均值为4.58~5.78,酸雨率范围平均为67.8%,较上年有所降低。全市除文成、平阳为轻酸雨区,泰顺为非酸雨区外,其余各地均属中酸雨区。酸雨防治虽有成效,但任务仍然艰巨。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包建军介绍,酸雨的成因主要是工业生产消耗石油、煤炭等燃料排放出含有硫氧化物的废气。而相比前些年的重度酸雨污染,近年来温州市酸雨危害已经有了大幅减缓。
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汪红所表示,2012年至2015年期间温州市实现了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2014年至2015年淘汰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2200多台,今年到现在又淘汰420台。此外,全市已有8个工业园区实现集中供热,还有5个大型集中供热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淡水
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
根据全市76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全市Ⅰ~Ⅲ类水断面有38个,占50%,与上年相比增加4.7%;劣Ⅴ类水断面27个,占35.5%,与上年相比减少6.6%。根据监测结果,去年我市地表水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7.5%、11.0%和4.28%,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全市总体水质优于上年。
地表水入海河流中,瓯江干流、飞云江水质为优;鳌江为中度污染;温瑞塘河、瑞平鳌塘河、江南河网、乐清塘河水质为重度污染。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温州市治水的成果是显著的,但也是脆弱的。”市水利局水政支队支队长王谦认为,受制于截污纳管不够彻底、地下管网雨污混排等历史遗留问题,我市部分河道治理难度较大,且存在明显的污染反弹风险,因此治水要有“病去如抽丝”的毅力。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源头整治,排查污染源隐患,在“十三五”期间让温州市河网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整治
重污染行业换新颜
随着化工和印染行业整治的核查验收,温州市于去年完成了针对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合成革等六大行业共计1151家企业的整治提升。全市目前已建设并投用环保重点行业园区14个。去年,温州市结合实际,还在合成革、拉链上色、金属蚀刻、卤制品等行业开展环保整治工作,涉及196家企业。
今年4月25日起,温州市又开展了百日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截至5月30日,温州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297人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67件,罚款223.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7件,取缔关停违法企业380家,各项主要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度提升。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