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三改一拆”第三年杭州处处“旧地见新颜”
2016-07-09 09:51:50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杨蓥晖 费云江 王紫微 孙钥

  7个月的杭州,无论是滨江区的水电新村,还是上城区的始版桥,容貌都不再像从前般“杂乱无章”——这些此前“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三改一拆”的第三年,“硬骨头”已被顺利“啃”下。

  哪些旧地是今年最硬的“硬骨头”?市政府督察违法建筑办公室主任赵斌给出答案是,“除了上面两个,还有余杭区的三角村,萧山区的宁安社区,以及江干区的常青夕照区块。”

  日夜谈判之下的这场“拆违”战役,让一个更好的杭州变得明朗起来,截至昨日,杭州已拆违1760.6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的146.7%。

  数字折射到现实——以水电新村为例,这个动议拆迁7年之久的老社区,如今从三桥上眺望,已是一片绿地。

  乔司之问

  每一处城中村的拆违,都夹杂着利益或明或暗的角力。

  三角村拆违,就是一例——其所在的乔司街道,本地人口4万多人,外来人口却超过40万人,整个街道60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有违建,家家有出租房。

  一场关于“我们到底要一个怎么样的乔司”的讨论,得到了从市委书记到当地普通老农2万多人的参与——“抱着炸弹收租金”“环境差了有钱也过不上好日子”“我们的乡愁何以寄托”……在反复讨论之后,拆违共识最终达成。

  三角村蔬科前25号是姚林玉的家,之前还有着两排两层楼的违建辅房,隔出了20个房间,住满了租客,一年下来,十几万元的租金肯定是有的,“拆了是可惜、是心痛的,不过确实过去环境太差了,又不安全,连三轮车都很难进来,更不要说消防车了。现在拆掉了,空地大了,心情也轻松,再不用提心吊胆、嘈嘈杂杂过日子了。”

  水电之变

  滨江最难拆的地块,可能就是水电新村。

  40幢楼901户人家,以及更多租住在集体宿舍的居民,还有驾校、印刷厂、润滑油公司等各类工厂企业35家。2009年,动议拆迁过一次,听证会还没开完,被几十户不想拆的人家一闹,散了,没拆成。

  这块“硬骨头”,一拖,就留到了现在。

  水电新村的位置也很特殊——今年春节前,奥体中心主体育馆试灯,“莲花碗”五彩斑斓,与近处水电新村黝黑的屋顶对比泾渭分明,成为城市渐进发展的现实隐喻。

  开始,有九成以上有产权的住户想拆,那就要做通不想拆的住户的工作。水电社区书记郑哲渊说,“水电新村的拆迁,一直有两派,一派就是不拆,就这么几户,2009年闹得最凶,大家最后都没拆成;还有一派要拆,社区的10多位老干部,这两年就连着上访,要拆,他们知道,这些房子,修修补补是弄不好了,住着不舒服。我们不能因为闹事的几户,就把大家都耽搁了。”(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在“货币收购”一把尺量到底的规则之下,水电新村还是顺利完成了拆迁,并送上了“更好的杭州”的一个片段。此前,滨江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决不会让先签约的人吃亏,也不会让后签的人赚便宜,要既让水电社区的居民得到实惠,也为G20峰会提供保证,这场最后的‘战役’,再难打,也要打赢。”

  旧地见新颜

  无论是城中村,或是老社区,一个“更好的杭州”,已经展现在城乡之间。

  以始版桥为例,这里曾经被称为“贴沙河畔最后的城市牛皮癣”,在三个月拆迁整治之后,如今变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小公园。

  同样在有着366幢农民房的常青夕照区块,拆出来的“棚户区”也被人们格外期待。按照既定规划,这里将围绕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功能、结合周边产业提升、历史古迹文化保护三方面进行建设,打造一座集时尚创意产业、文化保护、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小镇,建成“四季青城市客厅、钱江新城后花园”。

  此前,这个地方有条石塘路,老底子是一条清代建起来的古海塘。等拆迁完成,考古部门就会进行古海塘的考古勘探,再确定保护方案,还会专门建立一处古海塘博物馆。

编辑: 钱华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