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7月15日讯 “没想到,这大太阳还能‘变钱’,真是划算。”日前,海宁袁花镇梨园村党总支书记朱雪峰有点得意地对记者说。
望着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电池片,朱雪峰算一笔账:电站平均每月发电5000度,以工业用电市价每度0.9元算,每月节省电费4500元;此外,每发一度电,可获补贴0.72元,每月可拿3600元补贴。一年下来,村里就可创收9.72万元。
今年3月,村里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屋顶装上了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53千瓦。尝到甜头后,梨园村的家宴中心公建房顶也开建50千瓦的“发电站”。为提高利用率,家宴中心采用平顶设计,今年10月就可以投用。“7年之后,每发一度电,都是营收!”朱雪峰说,光伏电站的质保期为15年,除去前期村里贷款47万元的建设成本,最快7年能收支平衡。
今年5月,海宁市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利用村级物业屋顶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仅袁花镇就有12个行政村在村部、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建筑屋顶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总投资260余万元,完成安装容量291.76千瓦,每年可产生收益35万元。
袁花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成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推出“阳光扶贫”“光伏惠农”等项目,进一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投资村级物业的光伏应用项目。
走进袁花镇长啸村食用菌创业基地,只见一朵朵秀珍菇“绽放”在培养架上。大棚顶上,搭着太阳能光伏板,蓄能发电。这是海宁市首个集中式光伏电站,也是全省首个农光互补大棚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由村、种植大户和光伏企业三方合作建设:村里流转100亩土地,投资300万元建设了标准菇棚;种植大户拎包入住,规模种植秀珍菇;浙江晶科电力公司投资5000万元,由当地供电公司协助建成棚顶光伏电站后并网发电。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