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湖州转型升级赶超发展
2016-07-22 10:21:21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杨新立

  浙江日报05月12日讯 "省委全会指出,要努力补齐制约发展最关键、百姓需求最迫切、今后五年必须突破的短板,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这为我们增强优势,奋力赶超发展指明了方向。”连日来,湖州市委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并将于5月下旬召开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全面研究部署补短板工作。

  去年以来,湖州市提出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湖州赶超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瞄准这一目标,湖州全面开展查补短板工作,共梳理出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八个方面的31个短板。特别是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工业经济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支撑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是目前制约湖州赶超发展的最大瓶颈。

  通过打造大平台、培育大主体、助力大创新,湖州着力补齐转型升级这一发展短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精准发力打造大平台

  "十三五”时期是湖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对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明显的短板,该市将重点培育"4+3+N”现代产业新体系。着力打造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健康产业、休闲旅游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打造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环保、时尚、金融、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等若干新兴增长点。精准发力打造大平台成为主要抓手。

  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接下来,湖州将大力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将莫干山国家高新区打造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推动南太湖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进一步发挥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湖州国家农业科技园、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综合创新平台功能,整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打造创业孵化链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此外,湖州市还谋划布局了20个左右特色小镇,涵盖七大万亿产业以及丝绸、湖笔等特色产业,目前,已有10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第一批、第二批创建和培育名单。

  贴心服务培育大主体

  针对工业经济不强的短板,湖州市连续出招、贴心服务,大力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1%,工业新产品产值率32.9%,发展势头良好。

  湖州将进一步加快研究制定"金象金牛”企业的"一企一策”政策,引导其向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企业发展。深入实施"双高”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到2020年新培育100家符合"高、强、好”标准的工业"双高”企业。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继续简化审批流程,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在提升主体素质上下功夫,力争到2017年新增"个转企”1500家、"小升规”950家、七大重点产业内的小微企业3500家,培育50家小微企业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发展,不断壮大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湖州正加快盘活重组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组建涵盖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商务文化旅游、产业的四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中的骨干带动作用。

  今年3月,湖州市出台了《湖州市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三十六条》,切实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此外,还落实和完善了企业技改财税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有效供给助力大创新

  湖州市委认为,当前湖州科技创新存在能力还不强、投入还不大、高层次人才仍然比较缺乏等问题,成为该市赶超发展中的一块突出短板。湖州将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入手,加大政策有效供给,着力补齐短板。

  湖州将通过进一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机制,推广使用"科技券”,提高软性投资比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覆盖创新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推进科技计划体系、科研人员评价制度、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联动推进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和品牌强市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补齐创新短板,人才是关键。湖州将继续深入实施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龙头的系列引才工程,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到2020年力争引进"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1000个左右,产业紧缺急需人才5000人以上,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编辑: 仲瑶卿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