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利器”,而其所产生的大量农药垃圾也给农村环境带来极大隐患。由于部分农户环保意识较差,农药瓶、农药袋随用随扔,这些农药瓶、农药袋上大多有残留农药,加上大部分包装属于塑料制品,不易分解,成为不可忽视的隐患和污染源。
田间地头常见废弃农药瓶
近日,记者前往金华多个乡镇的田间地头探访,在路边的杂草丛中、田埂边、水沟里,发现不少废弃农药瓶、农药袋的踪影。这些地方俨然成了天然“回收站”。
顾余弟是一位垂钓爱好者,一有空就到野外垂钓。在他印象中,田间地头废弃农药瓶随处可见:“我时常在路边看到散落的农药瓶、农药袋,有的还漂浮在水渠里,农药瓶连盖子都没有,残余的药剂估计就随雨水流淌到下游了。”
对于田间地头废弃农药瓶随意丢弃的现象,记者采访了不少农民。有的说:“我们一般在池塘边、水渠边稀释农药,废瓶废袋就扔在那里了。”有的说:“不扔的话能有什么用?这些农药瓶又不能卖钱,也没人告诉我们要怎么处理。”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农药包装废弃物一直处于“用不着、留不得、卖不掉”的境地,用后即扔便成了普遍做法。
大多数农药包装废弃物内还有残留农药,经雨水冲刷或药剂蒸发,残留农药会渗透到土壤中、水池里,污染土壤和池水,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不少农药的毒性十分稳定,可以几年甚至十几年存在于土壤中不消失。以除草剂丁草胺为例,丁草胺难溶于水,对人畜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对鱼类高毒。如此一来,农药包装废弃物就会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此外,一些含高分子树脂的农药塑料袋被日复一日地埋在土壤里,在自然环境下不易降解,可残留上百年,给土壤环境造成化学污染残留,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生长。少数农户对农药包装废弃物任意焚烧,加重了大气污染,极大影响了身体健康。
统一回收处理或可实现
那么,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些农药瓶呢?
为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去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去年9月1日施行。根据该《办法》,浙江省将建立以“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绿色农业强省建设。
记者从我市农林部门了解到,目前根据该《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处理的具体措施正在收集中。“市场主体(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对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负主体责任,我们计划在各个乡镇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并要求所有的农资店记好销货台账和回收台账,做到哪里卖哪里收。”
农林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因自身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相关农药生产或经营单位可以上门回收,利于归集。
同时,相关部门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防范意识,让农民充分认识到乱扔农药包装废弃物会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不要无选择地抛弃,并引导农药使用者及时收回、妥善保管农药废弃包装物,送交相应的农药经营单位或指定回收点。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