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北岸的江苏如皋市,依托沿江开发,借力江海统筹,累积多年之功,经济社会发展已然站立全国县域前列。
崛起的皋城
2015年,如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6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1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二十六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0强。
这片蕴含“到水边高地”之诗意的美丽富饶之地,如今已然站在了黄金发展期的“风口”。
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告诉记者,在逐梦江海的“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向低调、埋头苦干的如皋人,视野更宽、眼界更远、目标也更为清晰。
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排头兵,如皋市委、市政府一班人信心满满:立足交通区位优势,抢滩物流“高地”;依托“长寿之乡”品牌,精心布局大健康产业;通过简政放权,促使地方经济更具活力与效率。
当机遇与禀赋叠加,激情与智慧迸发,必然释放出惊人的发展能量。
彰显枢纽优势,培植保税物流“新供给”
8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如皋港,远处烟波浩渺的宽阔江面上,一艘艘货轮正迎面驶来;在苏中国际集装箱码头与保税物流中心之间,一辆辆集卡车正来回穿梭。
这些集卡车装的是从东南亚进口的咖啡豆,被送至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进行仓储。这个保税物流中心于7月12日获准正式开关运营,成为苏中地区第一家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也是江苏省首个公共型保税物流中心。
它的正式开关,是如皋市着力发展大物流产业的最新成果。
而距此仅1.4公里,就是如皋苏中国际集装箱码头,两者通过海关全程监控无缝连接,实现“区港一体化”,中心与港口之间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报检、一次查验的放行制度,极大方便了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降低了物流成本。
“以往我们的咖啡豆进口之后,都是通过陆路从深圳运至重庆,既费钱又费时,现在我们选择水路运输,将如皋港作为货物中转基地,运输成本可节省近一半。”如皋启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兵认为,如皋港是长江下游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且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广阔,企业特地将一大部分业务从深圳迁至如皋,在如皋港设立内外贸交割库,自去年8月以来,运输量已达6000多标箱。
如皋港集团总经理马玉东告诉记者,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开关运营后,除首批法国原瓶进口红酒约13万瓶已进入中心进行保税仓储和分拨销售外,进口船用润滑油、航空器材、奶粉、羊毛、食品等项目,以及棉花、咖啡豆、石材等生产生活资料保税业务,已经逐步展开,产业链条正快速延伸。
记者了解到,处在长江黄金水道与沿海铁路大通道交汇点的如皋,拥有1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个高铁车站、8个高速公路出口,两年后如皋周边1小时车程内可达6座国际机场,再加上成熟的水运体系,物流在如皋的转换价值巨大。
近年来,如皋市持续放大“公铁水、江海河”联运综合节点优势,着力发展港口物流。
今年1至5月,如皋港完成港口吞吐量1572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散货及件杂货完成吞吐量1220万吨,同比增长41%;外贸吞吐量完成314万吨,同比增长78%,港口物流的枢纽效应逐步显现。
随着沪通、盐通等铁路开工建设,不久的将来,如皋人乘高铁到上海仅需37分钟,如皋将纳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其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铁路大通道重要枢纽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
站在历史新起点的如皋人,岂能错失这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如皋市委、市政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着力发展港口物流、电商物流及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全力推进渤商所长江国际交易中心、华东煤炭矿石交易中心、长三角石油化学品交易中心、东升国际石材交易中心等四大交易平台建设,目前已吸引了250多家物流贸易企业入驻。
挖掘特色资源,集聚大健康产业
享有“长寿之乡”美誉,如皋实至名归。最早记录如皋寿星的资料,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直到今天,如皋健在的百岁以上老人仍数以百计。
养生专家们说,如皋地处江海之滨,气候适宜,加之清淡的饮食习惯,土壤中又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
一方福地,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如皋人为之骄傲,也倍加珍惜。
前些日子,记者走进如皋市东陈镇雪洪村,只见华日稻米种植基地上空,两架无人机正从稻田上掠过。两三分钟,一大片农田的喷洒作业就完成了。无人机操作员熊培培说:“我们喷洒的是一种叫‘苦生碱’的生物杀虫制剂,不含化学成分。”
绿油油的稻田内,几名工人正将诱虫灯内的虫子倒出,成群的鸭子蜂拥而至,抢食着虫餐。该基地负责人陈实告诉记者,这里共种植了200亩水稻,全部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价格是普通稻米的六七倍,稻田里还放养了1000多只鸭子。
作为世界级“长寿之乡”,如皋有机稻米深受欢迎,产品通过门市和微店等形式进行销售,大部分销往江浙沪外地城市,部分销至北京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如皋市持续放大“长寿之乡”品牌优势,深入挖掘特色资源,高度聚集生态农业、特色渔业、长寿食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养生服务、养老房产、健康咨询等领域,整合资源,打造长三角大健康产业集聚区,探索都市型健康养生产业品牌发展模式。到“十三五”末,全市的“大健康产业”GDP占比将达到12%以上。
盛夏时节,位于如皋市下原镇花园头村的通利生态农庄内凉爽又热闹。亭台楼阁环绕着一池碧水,曲桥长廊与名木佳卉相得益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跃然眼前。这天,一个来自上海的40人旅游团队成员正忙着选购这里生产的青菜、西红柿、黑猪肉、土鸡蛋等农产品。
“我们在这里住了三天,打打牌,钓钓鱼,或者到城里去看看水绘园、走走老街区,非常惬意。”游客沈俊升表示:马上要离开了,再买点长寿之乡的有机食品带回去,以后还要再来。
在如皋,这样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今年1至7月,该市共接待游客60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5亿元,其中“长寿游”占比近80%。“大健康产业”在如皋的蓬勃兴起,让这个世界长寿养生福地放大了本土优势,从形象品牌变成了产业基石。
随着世界长寿乡和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的叫响,不仅游客纷纷涌入如皋,独特的长寿资源,也使得各类社会资本竞相入驻“大健康产业”:总投资26亿元的长江药用植物园开园4年,已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3.2亿元民资注入,让九华镇闲置厂区变成养老服务基地;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梨花春雨”长寿漫城景区,将为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再添光彩。目前,如皋“大健康产业”吸引各类资本已达100多亿元。
放大改革效应,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在大物流、大健康产业领跑下,今年上半年,如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61.2亿元,完成投资额28.7亿元。
采访中,如皋市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重大项目呈现上得多、开工快的新局面,一方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主攻引进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也得益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更加通畅。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让项目尽快落地,如皋市提前布局,精心绘制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线图”“时间表”。
2015年,如皋市在江苏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今年以来,又创新实施工业项目开工许可“五个一、五十天”的审批机制,审批提速70%以上。上半年,该市审批亿元以上项目63个,从立项到领取施工许可证,平均用时50个工作日。
8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城南的宏图物资实业有限公司砼布料机制造扩建项目现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井然有序的建设场景,该项目主体厂房土建结构已全部到顶,40多名工人正在做屋面防水处理。
“多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不然这个项目还得再等好几个月才能开工呢。”项目负责人陈怀龙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做法,项目的整个审批过程大约需要6个月,而现在只用49天就办妥了所有的手续。”
如皋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范晓强介绍说,在以往的投资建设中,项目审批盖章多、收费多、中介多、材料多、时间长,备受诟病,而现在则是“服务等项目”取代了“四多一长”。
在宏图公司扩建项目的审批过程中,有多项创新机制得到生动的体现。接到项目审批申请后,如皋市行政审批局提前介入,围绕所有的审批事项进行全程辅导,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化解审批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全面容缺、并联审批”等创新机制得到充分应用。
简政放权的“减法”,换来了创新创业的“加法”。7月8日,如皋恒康家居投资1.6亿元的记忆海绵制品项目开工。“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只有49天,容缺建设又帮助我们抢回了3个月,为上亿元产品出口赢得了时间。”该企业副总经理吴晓红表示,行政审批改革之后,办事效率大大提升,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保姆式的服务,也使企业能够腾出精力专心发展生产、提高产品工艺。
简政放权,给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皋代市长何益军并不满足,他说:“与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期望相比,政府的自我革命还有很大空间。我们要不负期望,唯有加倍努力。”
自我鞭策,求新求变,奋力前行的如皋人,正朝着“强富美高”的新坐标,迎难而上,后发赶超。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