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被社科院专家点赞 临安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2016-09-19 07:21:58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管光前
垃圾分类使临安乡村更秀美(俞海 摄)
垃圾分类结果每天张榜公示
河桥镇垃圾填埋前 最后一次分类
中鑫村垃圾分类培训
 
云浪村保洁员仔细观察 并记录每家垃圾分类情况
逸逸村村民自编垃圾分类顺口溜

锦北街道垃圾日产量也是积分依据

  “临安市的垃圾分类探索出了公地(公共环境资源)治理的全新模式,即通过党组织等力量介入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在区域内实现环境保护。”

  近日,在实地调研临安市部分镇村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廖永松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对临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调研评价。

  廖永松一行是受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对我省贯彻实施中央一号文件情况进行调查评估。临安和舟山分别作为内陆和沿海城市的样本,接受检视。

  众所周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所涵盖的惠农新政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可谓量多面广。廖永松为何对临安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另眼相看?他所谓的“党建+垃圾分类”在临安农村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笔者近日深入临安市农办和部分镇村做了一番调查。

  培训造势‖“三八六零”唱主角

  临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始于2014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预热”,今年是垃圾分类全面推进之年。

  要搞垃圾分类,首先得懂得怎么分。临安农办多次召集镇街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负责人举办业务培训会,同时,各镇街也组织各村负责人和保洁员、清运员进行了动员和培训,教他(她)们如何正确分类。各村举办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分类培训班,有的要求每家至少派一名代表来培训,有的则指定主妇参加。

  河桥镇中鑫村专门针对老人和妇女举办过多场培训班,现学现考,让每个人都上台演示,村书记亲自当“考官”,分得好的,当场奖励肥皂、牙膏或毛巾。

  於潜镇逸逸村垃圾分类管理员宋玉花除了教村民怎么分,还帮着分。“村里有个80多岁的陈阿婆,一开始总是分错。我就对她说‘烂’和‘蓝’谐音,把容易‘烂’的投到蓝色桶就对了。她一下子就记住了,后来再没有分错。”宋玉花说。

  此外,妇联组建了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讲师团,到各镇村开展培训活动,目前已累计培训数百场次,指导家庭2万多户。教育局也开展了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借学生之力,带动家庭开展源头分类。

  党建开路‖党员干部包干“分”

  为发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临安各地积极放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党员包干责任制度,村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村干部分工包干到自然村,党员包干到户。

  於潜镇逸逸村两委要求全村100多名党员带头开展垃圾分类,然后你三户、我五户分头包干,到亲戚、朋友、邻居家做动员。该村还把17位女村民代表组织起来,让她们各管一片,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垃圾分类。

  该镇光明村58名党员人人一块包干区,每个垃圾投放点还指定一名组长,外加分类监督员。年届耄耋的余三花和郑荷女就是热心公益的监督员。她们整日守在投放点旁,一有村民来倒垃圾,她们都要凑过去看看,分得不对的,及时提醒纠正。

  太阳镇枫树岭村与58名党员签订了垃圾分类承诺书,购置垃圾清运车,每天傍晚,由党员、村干部带着保洁员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分类不到位的现场纠正。

  张榜示众‖分类达人晒一晒

  垃圾分类在临安很多村都设有公示制度,每天公示各家的分类结果,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逸逸村有两名“分类专职管理员”,负责给每家每户打分。她们每天5点不到就起床,一家一家翻看垃圾桶,基本合格的打“√”,不合格的打“×”,分得好的打“☆”,然后拿到村宣传栏张榜公示。“个别家庭刚开始比较抵触,一度不愿意配合,看着自己的户牌后面总是打‘叉叉’,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慢慢地也改过来了。”村书记吴国文说。

  每天出门前,河桥镇云浪村垃圾清运工杨志新总会在口袋里揣一本笔记本。收垃圾时,他会仔细翻看各家的分类情况,好的打“√”,回来交给村领导。对那些总也打不上“√”的,村里会派人上门提醒。

  云浪村的自加压力源于镇里的暗访和排名。每个月,河桥镇都会组织力量到各村检查党员包干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并随机抽查10户农户,看垃圾分类是否到位,垃圾桶有无缺失,外观是否整洁,摆放是否有序规范,并一一打分,在镇里张榜公布。

  锦南街道上畔村组建了16支由党员、组长、网格长组成的垃圾分类督查队,每天不定时上门检查,分类好的,当“先进户”。年底,街道还准备在上畔村搞试点,评选“共产党员示范户”、“卫生标兵”、“洁美家庭”等,并授牌上墙。

  分类有赏‖垃圾称称送积分

  太阳镇上太阳村为激发村民的分类积极性,设计了红、黄、蓝三种面额的积分券。分得好的,奖10分;庭院洁净美化搞得好的,奖5分;门口垃圾桶摆放整齐且外观整洁的,奖3分。积满60分,可到超市换取日用品。枫树岭村则把“分类红利”派发给4名保洁员。谁负责的片区分类搞得好,工资上浮5%-10%。

  分类有赏搞得最精细的是锦北街道。锦北街道的农村保洁和垃圾分类外包给钱王物业。

  从8月1日起,垃圾清运工姜洪伟被要求随身携带称重器,给上东村董村(自然村)160户村民家里的垃圾称重,同时,对垃圾分类进行评价打分,并详尽记录在册,月底,各家的分类积分可兑现成礼品或用来购买商品。

  锦北街道和钱王物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考虑对垃圾分类实施信息化管理。给每家垃圾桶贴一张二维码。清运工可在手机APP上给各家的分类评“星”,并输入“可堆肥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日产量,拍照后,上传到公司后台。后台会自动生成各家垃圾分类的综合积分,月底按积分给各家兑换相应的礼品,住户也可用积分在公司商城购买商品。

  锦北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董村只是“分类有赏”活动的试点,接下来将考虑在街道全面推广。

  服务到家‖让村民爱上分类

  锦北街道泥川村是临安较早开展垃圾分类的先锋。

  早在2012年,泥川村就开展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卖给废品收购商,“可堆肥垃圾”倒入太阳能垃圾减量房处理。两年下来,泥川村的垃圾减量30%。

  但村书记郑校林并不满足于此,他发现“不可回收”垃圾中有不少玻璃瓶、破衣破鞋等废品商看不上眼的东西,和药盒、塑料茶杯等“廉价”废品。

  郑校林决定成立废品回收服务队,每月月初、月中,在村中设点回收废品。除了回收以往卖给废品商的塑料瓶、旧报纸、纸板箱外,还回收玻璃瓶、旧衣旧鞋、药盒、一次性水杯等,过完秤当场兑现。

  分类“升级版”使泥川村垃圾减量70%。如今,垃圾分类已在泥川蔚然成风。村里要是办个活动或开个会,一结束,桌上、地下的塑料茶杯,都被村民们“抢”回家当废品卖了。

  河桥镇中鑫村决定传承泥川“衣钵”。联系了废品收购商,每月20日进村挨家挨户收废品,村里再给废品商100元的补助。

  突击暗访‖边边角角“零缺陷”

  临安农村垃圾分类的蓬勃开展还得益于一招“杀手锏”,就是突击暗访。从3月底到现在,临安农办每周都会派人下村暗访,具体哪一天、到哪里暗访,谁也不知道。“有时候,车都出发了,随行的人还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因为带队领导会随时让车下高速,沿着公路、村道边开边暗访,就算想通风报信都难。”临安农办章志刚说。

  不少时候,暗访组还带着媒体一起到现场,先曝光,再向镇街下达督查通报,连“打招呼,走关系”的机会都没有。

  天目山镇横塘村就曾因垃圾随意倾倒、分类做得不好、垃圾桶不整洁,被农办接连暗访了7次,在全市点了3次名。天目山镇积极介入,采取党员分片包干、把分类质量与保洁员工资挂钩等举措,一举扭转了横塘村的陋习。

  半年来,像这样的暗访临安农办已经组织了30多次,河桥镇妇联主席沈亚峰坦言,“暗访让我们觉得压力很大,必须每时每刻、每村每户都不能有漏洞。”

  为全力争取“零缺陷”,河桥镇上行下效,每月组织人员到各村党员包干区开展垃圾分类抽查,并按“优、良、差”三个标准进行评定,并纳入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同时,还会随机到农户家里抽查,并现场打分:

  未开展分类的每户扣2分,分类不清的每户扣1分,只有一只垃圾桶的每户扣0.5分,垃圾桶脏乱或破损的每户扣0.3分,未进行分类清运的扣5分,分类不清的扣1-3分……

  对于分类不到位的农户,镇里会拍照片给村里,要求限期整改,下次再组织力量进行回访,直到整改到位。

  除了暗访,临安农办还组织镇街交叉检查,一方面互学经验,同时也相互“找茬”。通过在微信群里“晾晒”、在媒体上排名、向市领导上呈信息专报、将结果纳入年度专项考核等方式,让大家互相监督,互学互比,共同提高。

  盘活出口‖

  “分类链”畅通起来

  毋庸讳言,垃圾分类在很多地方无疾而终、形同虚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只注重源头分类,而忽略了“出口”,导致各家各户辛辛苦苦分好的垃圾被清运工一股脑儿倒在一起,使分类功亏一篑。

  临安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全力盘活“分类链”。

  目前,临安各村所有源头垃圾均实施分车或分桶装运,然后分类处置。不可堆肥垃圾,集中运至临安“绿能环保”焚烧发电,可堆肥垃圾,一些村鼓励村民回山归田当肥料,或喂鸡喂鸭当饲料;多数村集中送入太阳能垃圾减量房处理。但这种模式有一个弊端,要靠“天”工作,当太阳较弱的时候,处理效率会大打折扣。

  现在有一种机械化快速成肥设备正大行其道。该设备通过在垃圾中掺入微生物菌种,在五六十度的温控条件下,处理24个小时即可“出炉”,在常温下堆放两周就可以发酵成肥。该设备可将1000公斤的有机垃圾减量至150公斤,减量率达85%,垃圾分解产生的污水可集中纳管处理。现在,玲珑街道已经用上了该设备,实现了处置全程垃圾不落地。

  为推广“玲珑模式”,今年杭州、临安两级财政合力挹注5000万专项资金,用于置办有机肥生产设备。年内,临安首批10个镇街有望用上该设备。

  涟漪效应‖文明新风吹四方

  在半个月时间里,笔者陆续走访了4个镇、12个村。发现由最初政府主导下的“要我分”,到如今各家各户“我要分”,垃圾分类已成了临安农村百姓追求品质生活、争创文明新风的自觉行动。从牧松线到昌文线,从桐千线到颊浙线,一只只整洁有序的分类垃圾箱串联成了“一廊十线”沿途一抹抹文明风景线。

  垃圾分类凝聚了村心民心,改变了村容村貌,和谐着村风民风。它的“涟漪效应”正在显现:

  太阳镇开展“我家门前这一里”主题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全民参与,让门前这一里“党旗飘起来,环境美起来,家风比起来,百姓笑起来”……给畲乡枫树岭村的发展注入正能量,使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颜值、百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02省道边的一道靓丽风景;

  垃圾分类也使泥川村破茧化蝶。百姓文明素质全面跃升,家风、村风、民风日见清朗,村里的乡村义工活跃在社区街巷……去年,泥川村被评为临安首个全国文明村;

  上畔村也借“分类”之势大力掀起“靓村”行动,积极投身“三改一拆”、“百路千里”,拓宽了村道,新建了避村公路,昔日的“迷宫村”成了锦南街道的靓丽门户。昔日的搓麻声销声匿迹,到文化礼堂看书、写字、画画、拉琴的越来越多,上畔村里里外外清新怡人……

 
编辑: 钱华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