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用水总量有效控制 河湖水质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湖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获“双优”
2016-09-27 09:09:02 来源: 湖州日报 作者: 许峰

  近日,省水利厅等省级有关部门组成考核组,对全省各设区市2015年度和“十二五”时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了考核。考核结果日前公布,在这两项考核中湖州在全省均以排名首位的成绩获得优秀。具体来说,经综合评分,我市与绍兴、丽水、台州、金华获得2015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等级为优秀,我市与温州、绍兴获得“十二五”时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级为优秀。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市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显著提高,河湖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去年,我市完成了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中期评估,在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考核中,连续第二年蝉联优秀市“大禹鼎”。 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为16.5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56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1.8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34.4%,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考核任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4,比上年提高了0.004,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水资源管理河湖水质明显改善

  用水总量有效控制。去年,我市进一步强化取水许可管理,下达《2015年度取水户用水计划》,严格落实计划用水制度,加强地下水禁限采区管理,建立了地下水偷采举报奖励制度,查处了一批偷采盗采行为。 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16.51亿方,较2014年下降了0.56亿方。其中,生活和工业用水量5.71亿方,稳定控制在省考核要求的6.35亿方以内。

  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工业用水方面,制定了《湖州市工业节水2015年度推进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强对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推广,累计实施了39项重大节水技术改造示范项目。 2015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1.8立方米,较2010年下降了34.4%。农业用水方面,大力推进渠道和节水灌区标准化建设。 2015年,全市实施高效节水灌溉0.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17万亩,推广标准型微喷灌面积8.35万亩。生活用水方面,通过加强供水管网漏点排查、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开展重点用水大户专项检测,供水管网漏损情况有了较大改善,漏损率平均低于9.6%。

  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深入实施“五水共治”,通过标本兼治、城乡共治、水岸同治、上下联治等举措,持续加大截污、治污、控污和生态修复力度,水环境质量得以持续改善。据监测,全市在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4%,比2014年提升7%,入太湖水质连续7年保持在Ш类以上。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2014年起,水利部在全国部署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我市积极申报并成功列入了全国首批试点。 2015年,我市按照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试点建设,长田漾生态湿地、义皋溇港文化展示馆、环湖河道整治工程(罗溇段)、安吉水保科技示范园等一批水生态文明示范项目加速建成,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各项水生态文明指标均达到中期考核要求,率先通过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试点中期评估,得到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结合自身特色做好“四篇”文章

  做好“开源”文章,继续做大供水总量。着眼于城乡一体化优质供水,持之以恒推进供水水源和配套管网建设,市本级和三县均有一座以上大中型水库供水。市本级老虎潭水库自供水以来,供水管网持续向东部平原各乡镇延伸,供水范围不断扩大。德清对河口水库供水规模从4000万方/年提升至6000万方/年,率先实现了县域城乡供水一体化。截至目前,全市优质供水能力已超过每年2亿方,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

  做好“节流”文章,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湖州在全省较早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浙能长兴电厂中水回用设施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中水回用项目,每天可处理6万吨的废水作为冷却水使用。在今年的全球水峰会上,该项目荣获“全球最佳工业水处理项目奖”。除此以外,全市先后建成长兴污水回用、夹浦污水回用等一批中水回用工程,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2.67%,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在农业节水方面,积极推广喷微滴灌节水灌溉模式,结合农田水利标准化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农业用水效率逐步提高。

  做好“治污”的文章,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农业污染方面,强势推进生猪、温室龟鳖“双控”。生活污水方面,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方面,推进“低小散”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关停“低小散”企业。矿山治理方面,全市建筑石料实际开采量从原来2亿吨规模降至去年的3200万吨,在产矿山企业全部达到市级绿色矿山标准。由于从源头上减少了泥沙入河量,东、西苕溪矿山集中段颗粒悬浮物浓度显著下降,从以往的每升近500毫克下降到60毫克以下。

  做好“活水”文章,建设流域性骨干工程。近年来,我市抓住中央重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太嘉河、环湖河道、苕溪清水入湖、扩大南排四大治太骨干工程,拓浚东、西苕溪等10条骨干河道,增强太湖及杭嘉湖平原的水体环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太湖和杭嘉湖平原的水生态环境。去年一年,我市全力以赴抓开工、抢进度,全年完成投资41.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0%。工程建成后包括四大溇港、东西苕溪在内的的入太湖水质可保持在Ⅲ类以上,东部平原河网水质及长兴平原河网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

  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

  接下来,我市将按照“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的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水资源、水环境质量,为“十三五”期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好局、起好步。

  完善推进机制,加大治污力度。我市将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把“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县联动”的模式固化,形成常态。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坚持年初下任务,年终严考核,考核结果与县区政府领导班子年终综合考核成绩挂钩,与地方取水审批挂钩,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9亿方以内。

  同时,组织开展“河道清淤治污、矿山综合治理、平原河网清淤、农业污染治理、截污纳管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六大专项行动,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河道清淤治污重点聚焦淤泥清理和综合利用,并落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矿山治理持续“减点控量”,源头上减少入河泥沙,防止河道淤积浑浊。畜禽、龟鳖养殖继续保持高压管理态势,着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治理以提高“三率”为目标,加快截污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

  促进节约用水,深化水权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制定出台鼓励节水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发展中水回用、分质供水等新型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用水效率。加大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对被《产业发展导向》列为禁止和淘汰类的落后产能,一律实施关停淘汰。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落实水资源费征收新标准,推进水价改革,用差别水价促进用水企业节水降耗,倒逼转型升级。

  同时,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创新水工程生态建设机制,加快建成环湖河道整治罗溇段、德清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老虎潭水库水源地保护、长田漾湿地生态修复、吴兴溇港文化展示等八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水权制度改革,探索水资源使用权的确权登记、抵押融资和交易流转,实现水资源使用权从粗放型耗水行业向集约型耗水行业流动,促进节约用水。

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