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敢于创新的“五水共治”瓯海实践
绘就水清岸绿景美人居生态图
2016-11-15 09:49:11来源:温州日报作者:胡荣恩 项和娟 裴凯 杨冰杰

  远处,城外山环水绕,城间山水相连,城中见山通水。

  近处,日渐清澈的河水,翠绿鲜艳的岸边绿植,修葺一新的沿岸护栏。

  仿佛回到那个曾经的“梦里水乡”,又发觉这是实实在在的当下。

三垟湿地

  这是瓯海区“五水共治”成效的一个缩影。

  3年来,“五水共治”在瓯海至上而下已成为共识。该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努力把该区人居环境的建设、整治、提升打造成“五水共治”的示范工程,使得“水清岸绿景美”的“梦里水乡”重新回归。

  一系列瓯海特色的创新实践,巧妙破解治水难题。

  从黑臭河综合治理,到编织安全“防洪图”,到基本实现城镇市政污水管网全覆盖,瓯海人用全民治水、全面治水的热情助力城乡美丽升级。

  从扎实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到促进地方产业由“低小散”向“绿富美”转型,一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水变奏曲在瓯海大地华丽上演。

  水清岸绿里,既是瓯海人对水环境的尊崇和呵护,又折射出瓯海创新发展的思维。走在前列、敢于创新的“瓯海治水模式”赋予水以长久之美,赋予发展以新内涵,为浙江“五水共治”生态事业写下了生动的瓯海注解。

  黑臭河道已消失

  水清岸绿正显现

  新桥街道西湖长浃河,河岸立着新修的护栏,岸边是布局有序的绿地,河水恢复了往日的秀丽。

  丽岙街道白门渎河,清风吹来,碧波粼粼,河岸绿树环绕,一派宜人风景。

  如今,在瓯海区,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共有70条黑臭河道,像长浃河、白门渎河一样,告别昔日的脏乱差,恢复生机盎然的景象。

  到2015年底,瓯海区已全部完成辖区范围内7条垃圾河6.543公里、70条黑臭河55公里综合治理,投入1.5亿元(不包括截污纳管工程),基本消除河道黑臭现象,河道水质正在逐步好转,河道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两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于2015年底率全市平原县(区)之先获全省清三河达标县(市、区)称号。另外,该区还获得2014年全市塘河综合整治一等奖;温州市“五水共治”综合考核第一名;2015年全省“五水共治”考核先进县(市、区)、2015年温州市“五水共治”考核第二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工作最高综合性奖项“大禹鼎”。

  在治理黑臭河的过程中,瓯海区总结出了宝贵的治河经验:河道清淤、河岸驳坎、河岸拆违建、绿生态修复、截污纳管为一体的综合治理,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

  期间,瓯海区抽调环保、水利、塘河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精干力量组成“两河”整治项目攻坚组,协调解决整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联合执法加大对涉河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全面落实河长制,制定出台了《瓯海区“河长制”实施方案》,对全区70条黑臭河、垃圾河按照河道等级建立河道“河长制”。建立了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督联查机制。健全资金筹措机制,成立了治水公益基金,企业、个人可以通过资金捐助、项目认领、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势参与“两河”整治,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通过税前列支、项目冠名、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参与治水的积极性。目前,全区累计捐款资金达到8500多万元。

  主塘河绘景观带

  成市民休闲去处

  水清可渔,岸河可憩,景美可娱,街繁可商。

南白象荷塘月色公园

  这是瓯海人为有着千年历史的会昌河一带绘就的美好蓝图;这是瓯海人对未来傍水而居、人水和谐的衷心期盼。

  这些对未来人居环境的前景描绘,如今伴随着一项项治水工程的落地,一步步变成眼前的现实。

  近年来,瓯海区按照建设温瑞塘河“生态长廊、休闲长廊、文化长廊、景观长廊”的要求,积极开展滨水公园(小游园)、绿道网、慢行系统桥梁等生态景观工程建设。重点启动打造主塘河景观带建设,新建沿河滨水公园112个,改扩建40个,绿地274公顷、沿河绿道66公里。促使沿河景观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巩固河道治理成果。

  会昌河水上公园“梦幻会昌”亮化项目,西起三溪桥,东至西山大桥后沿河道向北延申至包公殿,全长约4公里。通过有重点、有层次的“美化”“亮化”,以形成连贯、整体感强烈的夜景景观,为市民和游人打造了一个“梦幻会昌”。一期亮化工程于2016年1月完成安装并正式亮灯。二期“梦幻会昌”项目10月上旬已进场,从地质桥至三溪桥全长1.3公里,预计年底可以完成。此外,夜游塘河会昌河线路已规划完成、码头已建设完毕,夜游的市场化运作正在策划中。未来的会昌河水上公园将是集生态保护、城市文化、都市旅游、城市防洪、城建配套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高品位城市水系绿化环境。

  据了解,瓯海区在塘河景观项目上,重点打造了南片的温瑞塘河(瓯海大道至南白象)沿河景观工程一期、塘河休闲公园、塘河文化公园、荷塘月色公园、谢灵运公园及西片的十八湾公园等一批主题公园;完成塘河休闲公园桥梁工程及主塘河13座桥梁的改造工程,同时规划新建主塘河慢行系统桥梁7座,会昌河慢行系统桥梁3座;打造仙岩街道岩一村工业区河滨北路及穗丰社区北段的立面改造工程和会昌河龙舟基地、会昌河亮化工程一期、梧田老街有机更新项目。

  编织安全“防洪图”

  防汛防台成效显著

  今年“莫兰蒂”“马勒卡”台风期间,瓯海区泽雅犁头垟村的降雨量为全市最高,达582毫米,但未发生因灾人员伤亡事件;全区三天降雨量达379毫米,超过1999年瓯海区“9.4”特大洪灾三日降雨量,但城区淹没水深、时间只有“9.4”洪灾期间的21%、16%。近10年里,在遭受多次台风及强降雨袭击的情况下,瓯海区保持人员因灾零死亡。

  瓯海区防汛防台工作为何能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瓯海区重点突出“防”“避”,精准编织安全“防洪图”,全力提升防汛防台能力。随着桃源水库、西排工程、任桥河拓宽整治工程、牛山生态河道、中心区河道整治工程、白门河整治工程、周岙溪治理、戍浦江治理等工程全面建成,片区防洪能力明显提升。中心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排涝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其它集镇区域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2015年,瓯海区荣获全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优秀县(市、区)称号。

  在具体防汛防台工作中,瓯海区细绘预防管控图,提高灾害预判预警能力;编制避险救灾图,提高快速转移救灾能力;构筑防御工事图,提高长效防洪减灾能力;积累了较好的防范自然灾害的经验。特别是在与治水相关的防洪减灾能力建设上,瓯海区治本加固保“上蓄”、河网整治畅“中疏”、开河挖渠通“下排”,在洪灾中经受检验,成效可喜。

  据悉,目前,瓯海区已实施温瑞塘河、任桥河、站前河、半塘河等25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整治总长度达78公里,河道过流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为解决关键的洪水排放问题,2004年该区实施西向排洪工程建设,将片区的水直排瓯江,于2012年建成投用。该工程建成后,大大解决了片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问题,三溪片防洪标准由两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今年“莫兰蒂”“马勒卡”台风期间,西向排洪累计排放内河洪水达3570多万立方米。

  市政管网全覆盖

  污水排放要达标

  污水入管网,直送污水处理厂,治理达标再排放,还水自然,构建水生态循环。

  目前,瓯海区已基本实现了城镇市政污水管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域覆盖率100%。

瓯海中心区半塘公园

  瓯海区2013年至2014年列入温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整治大会战实施片区截污纳管工程共43个项目。2014年6月,茶山、三垟街道体制回归瓯海区管理,移交回片区截污纳管工程1个,共44个片区,总实施面积40.74平方公里,总投资达9.4亿元。

  瓯海区在截污纳管项目实施过程中,区塘河管委会、环保局、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分别牵头对企业、餐饮业等不符合要求的排污设施进行改造,对村居、住宅小区开展化粪池改造,不断完善污水管接户工作,努力提升污水收集率。

  2014年底,瓯海区完成仙岩、泽雅、瞿溪等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2015年底完成南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截至2016年,瓯海区范围内共有四座污水处理厂,包括三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瞿溪污水处理厂、仙岩污水处理厂和泽雅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市级污水处理厂(南白象南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5.9万吨。截至2016年10月,四座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量达到6.07万吨/每日(2016年9月数据),负荷率102.88%,总体运行情况良好,除瞿溪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外,其余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已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到2016年11月,瓯海区新建或改造提升共计127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已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域覆盖率100%。累计新增受益农户1.95万户,投入资金2.5亿元,村域覆盖率达100%。

  重污染行业整治

  引企业入小微园

  治水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要抓好重污染的工业行业,以及畜禽养殖业污染。当然,光是“堵”污染企业还不行,还要懂得“疏”,一方面严厉治理重污染企业,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入小微园集聚发展。

  2016年,瓯海区根据《瓯海区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按照“关停淘汰一批、集聚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要求,对金属表面处理、线路板、皮革后处理、移膜革、蚀刻、卤制品、铸造这七类重污染行业共219家企业开展整治,目前整治工作正在推进中。

  2014年以来,瓯海区进一步加大了污染源整治力度,共整治鲶鱼养殖场8个,整治养猪场15个,责令整改污染企业187家,关闭245家,立案查处154家,打击取缔非法窝点74个,有效切断污染源头,减轻河道污染负担。

  泽雅机械造纸污染整治,是瓯海治理水污染行业的一个成功案例。在整治中,瓯海区取缔造纸加工户263家,拆除机器设备1026台,拆除腌塘1800多个,拆除违章建筑4万5千多平方米。整治完成后,结束了泽雅机械造纸长达20多年的污染,泽雅的水体和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瓯海区大力推进工业治水促转型,引导小微企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该区已创建郭溪高新技术产业园、瓯海郭溪包装产业园、仙岩陶瓷洁具产业园、瓯海医药总部经济园等9个小微园,引入河道沿岸优质企业入园生产27家。

  在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方面,2014-2015年,瓯海区畜禽养殖场限期整改195家,关停、拆除128家。切实做到了规模养殖场粪污零排放,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另外,泽雅水库等重要水源地整治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源地水质已经稳定达到Ⅲ类以上。

编辑:陈秋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