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余杭:美丽之洲 治水新篇章
2016-11-16 07:25:42来源:浙江日报作者:张 萍 施力维

  浙江日报11月16日讯 水乡余杭,美丽之洲。翻开余杭5000年的治水史,辉煌的篇章里都留有水的印记。5000年前,良渚先民建造了中国文明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良渚大坝。相传,大禹在治水途中在余杭舍舟登陆,留下“禹航”之称,这片膏腴之地遂得名余杭。“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史志里历数着京杭大运河与余杭的深厚渊源……

  桨声灯影已经远去,如今的余杭通过治水转型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全省经济发达区(市、县)之一,3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用重整山河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斗志,集全区之力攻坚治水之仗,努力让那一抹江南好水的乡愁再度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在余杭5000年的治水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艺尚小镇·北沙港

  治水绘出新画卷:河水流淌创意岸边栖居梦想

  梦想小镇、艺尚小镇、梦栖小镇,余杭三大特色小镇;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良渚新城,余杭崛起的3座新城。在这里,什么让梦想栖居,创意流淌?是3条水清景美的河道,将三城三镇的自然生态、创业生态、文化生态串珠成线,绘成画卷。

  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闲林港边,最美河道见证了大批创业项目的成长。闲林港的整治,贯穿了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史,也是一段生动的转型故事。历经多年艰辛,闲林港的水质有明显提升,并获评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优秀示范工程、余杭区最美河道。“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的理念,使这里变得与众不同。

  在整治推进中,“五水共治”办深入研究,对闲林港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每条支流都确定不同的治理方案。未来科技城范围开发到哪里,河道整治就跟进到哪里。在尽量不破坏河道原本的生态和文化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治理。

  东苕溪(西险大塘)

  清淤、纳管、护岸,闲林港水环境的全面提升,成为周边的一大亮点。2015年3月,未来科技城迎来了梦想小镇项目,作为配套环境的闲林港整治加快了脚步,一套完整的慢行系统悄然出现在河道两岸。在这里偶然遇上一棵老树,想象一番曾经此地的风貌,放飞思绪,让灵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临平新城,艺尚小镇,北沙港畔,河网水系重构激活了一个城市的创意。北沙港流水潺潺,芦苇摇曳,弥漫着淡淡的香味。河岸边分布着多个全球著名时装设计师的工作室。北美设计师品牌JAC创始人说,这里让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温哥华:“优美的环境让人过目不忘,我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和杭州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创新事业。”本土设计师张义超则认为,优美的环境为她设计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就像鱼儿得了水,水蕴灵秀的艺尚小镇给了设计师们遨游的天地。

  北沙港的整治,为艺尚小镇今年开园打下了基础。如今水面宽阔、水流明显的北沙港,以前的宽度不及现在的一半,水体没有流动性可言,用一条“水沟”来形容更加贴切。

  近年来,当地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在黄金地段开挖了一个东湖,重构该区域的水系。再把给东湖配套引入钱江水的乔司港、汀城河、北沙港清淤拓宽。将这3条修整一新的河港互相连通,形成新的水系回路,同时将艺尚小镇的文化街区、历史街区、艺术街区以及文化艺术中心串成线。

  城市建设离不开水,在治水时着眼于大范围的水体营造和流动,同时构建新的城市空间,这是开挖东湖的重要原因。对于艺尚小镇来说,东湖还将承担起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下一步,当地将围绕水汀东湖营造生态景观和城市公园,同时在水岸边布局展示馆、文化馆、艺术馆等,互相之间再以连廊连接,使水韵沟通更自然和谐。

  黑鱼塘华丽转型藕带喜获丰收

  良渚新城,梦栖小镇,毛家漾旁,水岸共治唤回梦想最初的模样。从浮萍成片的黑臭河,到梦栖小镇的大动脉,毛家漾港的整治提升,和每一个创业故事一样“励志”。如今良渚新城的梦栖小镇坐落在这里,小镇将实施“科技+文化+金融+人才”四大战略目标,以“创新设计+文化创意”为驱动,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文化硅谷”。设计来自灵感、灵感源于自然,这就是梦栖小镇选址这里的原因。

  良渚新城从治污着手,对房产小区在建设工程中雨污合流的部分进行整改,对农居点、农村住宅实施“污水零直排”项目,通过提升井、分散式处理等形式进行污水治理,对企业园区外部管网进行重新改造,并督查落实企业内部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对污水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

  通过整治提升,毛家漾港渐渐回到了以前的模样,成为了一条景观河道。古桥文化、慢生活区、小公园等等沿河设施,让整条河道有了生命,有了灵气。同时,也将更大程度吸引更多创业的人才、设计的人才入住梦栖小镇。

  治水写就田园诗:藕香满汀州淤泥变花海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描述的是余杭东部平原的美景;“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书写的是余杭西部山区的风貌。复杂的地理环境,给了余杭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却给全面治水出了道复杂的考题。

  苕溪、运河、上塘河三大水系贯穿而过;河塘水漾,溪流沟渠小微水体,密布余杭大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向山区平原,点多面广。难题怎么破?余杭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全民支持,全民参与,人人治水。如今的余杭,既有山水画,又有田园诗,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回到了百姓的身边。

  余杭结合本地实际,建管并重,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向前发展。

  “五水共治”进校园

  仁和街道普宁村以牡丹花闻名,村内环境宜人。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这个位于平原水乡的美丽乡村变得更加清丽。这全靠了普宁村内的两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进口净化槽”和“合式复合生物滤池反应器”。这两个污水处理终端,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如今村里的牡丹花更娇艳。

  普宁村是全区完成污水治理的141个村社的缩影。余杭区根据各村各区域具体情况科学设计,选择合理方案。如在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庄、河道重要监测断面周边村庄以及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具备纳管条件的村庄,主要采取截污纳管进厂处理模式。平原地区不能纳管区域、山区或半山区人口集中区域主要采取集中式处理模式;对布局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采取分散式处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为余杭美丽乡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余杭着力解决平原地区养殖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转型。清退污染严重的黑鱼养殖场,重现了荷塘月色。作为浙江最大的黑鱼集中养殖区域之一,余杭运河街道的排污量惊人。黑鱼养殖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高密度放养、高强度冰鲜鱼投喂的养殖模式,以及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排,加剧了周边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了环境。

  2015年,运河街道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194家黑鱼养殖场的腾空清塘签约,整治面积达2104亩。今年1月,运河街道在京杭运河沿线建设千亩荷塘基地,打造种植、服务、加工、销售的“一站式”经营路线。接下来,这片“千亩荷塘”将与大运河、余杭水乡文化相结合,融入乡村旅游元素。除了摇曳生姿的荷塘美景,这里将呈现水乡的历史底蕴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生机。

  余杭巧用淤泥,在径山脚下培育千亩花海,成为了刷屏的网红景点。千亩花海三面环山,园内种植了马鞭草、向日葵、香莲花、波斯菊、美女樱、千日红、醉蝶花、荷花等多个品种。花海达到与远处群山环环相连、层层推进,绵延的缓坡近处与水系、花系衔接,远处与周边的群山遥相呼应、两两相望。站在缓坡之上,花海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尽收眼底。

  游客们纳闷,山区的耕作层这么薄,怎么能营造出这么美的花海呢?原来,当地将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进行处理后运到这里增加覆土厚度,变废为宝成了培育鲜花的营养基质。这种淤泥分类处置有效利用的方法已经在余杭得到推广。结合产业转型,符合农用标准的河道淤泥广泛就近运用于农业生产,一方面节约了淤泥处置成本,另一方面为区域农业生产循环、可持续发展拓出了新的路子。

  治水治出网红景点,靠的是余杭治水办充分运用全媒体宣传载体,集聚民智民意,发动全民参与,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导向,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宣传工作。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多角度聚焦余杭的治水转型。同时,当地利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运用媒介传播实现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不间断宣传,提高了群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率。

  在重要节点日期,你总能看到余杭全民参与“五水共治”的情形。广场上“五水共治”为民服务活动热火朝天,各种印有“五水共治”LOGO的宣传品使得治水理念深入人心;全区小学中开展的“童心助力‘五水共治’”主题征文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使“五水共治”走进千家万户;“治水先锋”讲述身边治水人的治水故事,有眼泪有欢笑,传递满满的正能量。此外,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最美河道”评选活动,“上善治水秀润余杭”主题宣传片的滚动播放,以及在市民聚集场所设置精美的宣传海报和易拉宝,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余杭百姓亲切感受到了治水的成效。

  山区、平原小微水体长效管理是“五水共治”迈向纵深所面临的难题,余杭全民参与,巧用网格化治理收效明显。小微水体量大面广,水体流动性差,清了又污,污了只能再清。为此,余杭区创新管理方法,采用网格化联动管理机制为载体,建立“小微水体”整治一张网,以镇街、村、村民小组三级网格联动管理,努力做到“池池有人管,渠渠有人看”。同时,充分发挥“巾帼护河志愿者”“五水共治青年突击队”“护河巡河职工先锋队”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开展河道巡查、义务清洁,聚焦小微水体整治等活动,凝结治水民心和信心。

  目前,余杭各镇街正推广编制“一村一清单”的水系治理网格,并在每个“小微水体”网格内标明小组数和户数,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格,格进网”;网格专管员通过“村规民约”、自查自纠等方式,调动网格内群众积极性。同时,各网格探索实行将周边“小微水体”划定为“门前三包”范围。

  治水铺开新蓝图:国家项目为龙头重点工程惠民生

  行百里者半九十,“五水共治”永远在路上。铺开治水新蓝图,作为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区)之一,余杭将按照“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以国家项目为龙头,民生工程为基础,继续做好治水文章,共享治水红利。

  多年来,一到汛期,余杭区瓶窑镇一个叫里窑的地方总是会被人牵挂。里窑地处低洼,雨稍微大一些,河水就会倒灌至居民家中。正在开展的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是目前余杭区水利历史上最大的工程,投资10.54亿元,工程完成后,瓶窑等地区受淹情况将被解决。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是国家级水利项目,而苕溪清水入湖余杭段河道整治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完工后不仅有利于减少入湖污染物总量,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促进水体自净能力,减轻苕溪干支流河道内源污染,还能实现苕溪清水入湖,改善太湖水环境,提高苕溪流域防洪能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工期已过大半的上塘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将为余杭临平新城打造又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家住临平的人都知道,上塘河是临平第一大河道,近年来,“治理黑臭,还上塘河美丽面貌”的呼声日益强烈,上塘河治理工程完工后,临平人家门口又将多一道景观河。

  为改善上塘河流域水质,余杭实施上塘河清淤工程施工范围内2994米河道内淤泥、水生植物、漂浮物及河岸垃圾清除,河岸松木桩加固,河岸挡墙修复等工程。工程主要采用物理、生物技术等综合生态治理技术,应用“微生物菌剂+沉水风机微孔曝气+碳素纤维生态水草”的组合,稳定河道水质。该工程通过高效有益微生物等作为启动因子,结合曝气增氧、构筑生物膜等辅助技术,修复生态链。

  余杭区塘栖镇是京杭大运河杭州申遗样板段,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每逢汛期经常出现低洼居民区受淹情况。新建的塘栖圩区防洪排涝工程,将解决这一困扰水乡百姓多年的问题。

  考虑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现状受淹情况,并结合远期圩区内水环境改善的需要,一期工程主要为塘栖古镇镇区片,主要内容包括新建643米堤防,新建2座闸站和5座水闸等,达到50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一期投资概算为24607万元,工程计划于2018年年底完工。

  正在施工的径山饮用水源工程,将提升水质,解决余杭山区百姓的饮水难题。径山作为茶道的发源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绿水青山逐渐转化为百姓的金山银山。为了解决径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块及周边村民生产生活和环境用水问题,径山饮用水源工程的建设应运而生,工程建成后还将解决小流域防洪、径山寺景区森林消防、旅游开发等需求。

 
编辑:仲瑶卿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