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1月29日讯 11月28日,记者从省治水办获悉,省控断面台州金清新闸已连续3个月以上稳定在Ⅴ类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氨氮指标下降61.7%、总磷指标下降30.5%。
市民正在温岭市金清大港河岸钓鱼。
随着金清新闸消除劣Ⅴ类,纳入我省今年消劣计划的温州瓯海区白象、平阳县江屿、嘉善县枫南大桥、台州市黄岩区朱砂堆、温岭市新河和台州市路桥区金清新闸等6个断面水质均已达到或优于Ⅴ类,全省顺利完成2016年度消劣任务。
我省出台《浙江省劣Ⅴ类水质断面削减计划(2015—2017)》以来,截至目前,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已经由2014年的25个削减至7个,分别是:杭州拱墅区半山桥、萧山区出口,温州瑞安市塘下、乐清市蒲岐,台州椒江区栅浦闸、岩头闸、路桥区三桥埠头。到2017年底,全省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提前3年完成国家“水十条”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任务。
消劣重担,道阻且长
在浙江,不少临河而居的人们有着“窗难开、景难观”的痛苦回忆。
据省治水办统计,2014年,全省22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中,有25个为劣Ⅴ类,占10.4%。这些劣Ⅴ类水质断面主要分布在杭嘉湖、萧绍、温黄、温瑞等平原河网地区,污染严重,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
“综合分析,劣Ⅴ类水质断面治理难点体现在‘旧账’和‘新账’两方面。”据省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旧账”主要体现在我省很多地方基础设施不完善、截污纳管不全面、配套管网建设不足,且管网质量不高,雨污不分流,错接、漏接、混接现象普遍,直排入河问题难以根治。“新账”则是区域经济相对发达,重污染工业企业分布较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再加上这些局部区域人口密度很高,特别是外来人员高度聚集,生活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同时,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农业面源污染也较为突出,特别是局部地区前几年养殖业高度集聚,局部区域污染负荷极大,中小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不完善,处理不达标等现象,给水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此外,还有“先天不足”的地理原因,我省劣Ⅴ类水质断面主要集中在平原河网地区,河道底泥淤积严重,水流缓慢,新鲜水补给少,水体自净能力差。
事实上,囿于劣Ⅴ类水质断面攻坚战的,不仅是浙江。根据环保部环境公报,2016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1940个断面中,除33个断面因断流未进行监测外,劣Ⅴ类201个,占10.4%;十大流域中,劣Ⅴ类占11.3%。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曾公开表示,在国家“水十条”涉及的目标任务中,实现难度最大的可能就是劣Ⅴ类和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
消劣之战,攻坚克难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舠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南宋诗人戴复古曾经留下这样写意的诗句描绘台州金清大港。
然而,诗句中的美景却一度因日趋恶化的水环境而被颠覆。
“又黑又臭,谁敢靠近。”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渔船上抛落的废弃品、沿岸企业的偷排漏排,这些垃圾扔进金清大港后,又被潮水推到岸上,常年累月地堆积。金清大港水质沦为劣Ⅴ类,沿岸更有长达3公里的“垃圾堤”。
“确保完成今年金清新闸最后的消劣硬任务,我们责无旁贷。”金清大港河长郑米良介绍,在台州市的8个省控劣Ⅴ类断面中,除黄岩江口断面外,椒江栅浦闸、岩头闸,黄岩朱砂堆,路桥下里桥、金清新闸、三桥埠头,温岭新河等7个均在金清水系。分步进行,各个突破,成了势之所趋。
在金清新闸消劣主战场路桥区金清镇,当地建立了“干部包河、队组定塘、党员联户”的制度,组织发动了干部群众对镇级以上河道进行全面打捞,一个夏天就打捞起浮萍68.6吨、水草35吨。
“金清新闸的消劣必须舍得花重金,加大治水工程的投入建设力度,才能实现金清大港清流入海的目标。”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潘建华说,工程治污成为了金清新闸消劣的主攻方向。其中,仅路桥城区污水处理厂准四类提标改造工程一项,就投资8000多万元,设计规模为9万吨/日,现已完成调试。
台州全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建设微型水质监测站并提供水质监测数据的模式,开建治水“天网”,已建成投运水质监测站142个。这套水质监测站每4小时上传一次检测数据,一天6次,对辖区内水质形成24小时全天候监测。
台州的河道消劣大攻坚,可谓是全省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台州全市共有8个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被列入《浙江省劣Ⅴ类水质断面削减计划(2015—2017)》,数量居全省第一。截至今年10月,黄岩江口、路桥下里桥、金清新闸、黄岩区朱砂堆、温岭市新河等5个断面已完成消劣。
同心协力,根除“劣迹”
消劣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根除“劣迹”,从根源上做文章,才能使水清岸绿的美景常在。
江南水乡嘉兴,曾经有5个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数量居全省前列。这里也曾是生猪养殖密集区,生猪饲养量一度达到743万头,占全省总量近五分之一。嘉兴把生猪减量当做水质提升的首战,2013年至今,嘉兴市生猪养殖已经累计调减90%。
事实上,作为消劣的主抓手之一,我省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已初战告捷:近9000家规模猪(牛)场已全部完成污染治理,39个散养猪重点县、规模水禽场污染治理全面完成,91%以上的养殖场实现农林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比重高出全国26.8个百分点。
资金投入也是消劣的保障之一。“据我省调研情况,有的黑臭河每公里整治资金约为2000万元至4500万元,包括污染源治理、截污、污水处理厂建设、清淤、引水活水等。”省环科院专家介绍,水质污染易反复是黑臭河道整治工作的一大难题,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重前期整治,更要重长效管理,特别是保持水体流动性和河面河岸的整洁。
目前,全省正在全面调查入河排污(水)口,依法进行规范化标识,这是今年省治水办部署开展的一项全新的重要工作。将对非法设置、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排污口进行清理;对保留的排污口、排雨水口,则设置规范的标识牌,实施“身份证”管理。摸清家底,趁势清理沿河排污(水)口,无疑又将为打赢消劣攻坚之战增添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黑臭河并不都是大江大河,部分如同毛细血管,分布在公众身边,却很难从地图上查到。抓消劣、防反弹,仅凭政府“一头热”,很难保证全天候无死角监督。在浙版“水十条”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被放到了重要位置,接受公众的监督和举报,调动群众力量,对这场消劣战,同样尤为重要。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