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目标:到2016年,瓯海要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全覆盖,特别是要解决好最后一米接管问题;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完成重点污染行业整治任务,全面建成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实现全覆盖,完成泽雅水库等重要水源地整治任务,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塘河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中心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其他区域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干;全面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开展温瑞塘河沿河景观工程建设,水乡文化得到明显提升和展现。
▲治污水
1、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目标任务:2014年完成年出栏生猪1000头规模场的生态化、设施化改造。2015年底前,确保规模养殖场粪污零排放,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完成情况:两年来,全区进一步加大了污染源整治力度,共整治鲶鱼养殖场8个,2014-2015年,全区畜禽养殖场限期整改195家,关停、拆除128家。切切实实做到了规模养殖场粪污零排放,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
目标任务:2014年底,新建1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改造提升45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到2016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0%全覆盖,完成28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完成情况:2014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集中精力克难攻坚,扎实有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到2016年底,我区新建或改造提升共计127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已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域覆盖率100%。
3、河道污染治理:
目标任务:三年内,消除黑臭河道60条,2014年底,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完成40%黑臭河道治理任务,完成河道整治3公里。
完成情况:到2015年底,全区已全部完成辖区范围内7条垃圾河6.543公里、70条黑臭河55公里进行综合治理,投入1.5亿元(不包括截污纳管工程),基本消除河道黑臭现象,河道水质正在逐步好转,河道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4、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目标任务:2014年底完成仙岩、泽雅、瞿溪等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2015年底完成南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完成情况:截至2016年,瓯海区范围内共有四座污水处理厂,包括三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瞿溪污水处理厂、仙岩污水处理厂和泽雅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市级污水处理厂(南白象南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5.9万吨/日。截至2016年10月,四座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量达到6.07万吨/每日(2016年9月数据),负荷率102.88%,总体运行情况良好,除瞿溪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外,其余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已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5、产业整治提升工程建设:
目标任务:目前已累计关停污染企业25家。下一步将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园区,引导河道沿岸企业入园生产,到2016年底前,完成小微园创建9个。
完成情况:整改污染企业187家,关闭245家,立案查处154家,打击取缔非法窝点74个,有效切断污染源头,减轻河道污染负担。
6、污水管网建设:
目标任务:2014年底,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2015年底完成已建污水管网排查,基本解决建成区污水管网最后一米接管问题,新增截污量3.7万吨/日。
完成情况:瓯海区2013年至2014年列入温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整治大会战实施片区截污纳管工程共43个项目,2014年6月茶山、三垟街道体制回归瓯海区管理,移交回片区截污纳管工程1个,共44个片区,总实施面积40.74平方公里,总投资达9.4亿元,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城镇市政污水管网全覆盖。
---------------------------------------------------------------------------------------------------------------------------------
▲防洪水、排涝水
1、主体防洪工程:
目标任务:开展9项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新建桃源水库工程,提升改造塘下坑、坑口塘水库工程,完成陈岙水库及龙头上、龙头下、岙底等5座山塘除险加固工作;启动岷岗水库前期设计工作。
2、小流域治理工程:
目标任务:完成周岙溪、龙溪、戍浦江、郭溪、瞿溪等小流域治理,新建防洪堤8.5公里,设置消能防冲堰坝5座。
3、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目标任务:完成温瑞塘河郭溪片、梧田片及仙岩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总整治河道长8公里,并于2015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完成情况:随着桃源水库、西排工程、任桥河拓宽整治工程、牛山生态河道、中心区河道整治工程、白门河整治工程、周岙溪治理、戍浦江治理等工程全面建成,片区防洪能力明显提升。中心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排涝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其它集镇区域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排涝能力基本达到10年一遇;完成9座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数据由瓯海区“五水共治”办公室于2016年9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