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治水承诺回访

“治水承诺大回访”——黄岩区

发布时间:2016-12-24 22:22:09 来源: 浙江在线

  治水目标:到2016年,全区黑臭河全面消除,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长潭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水体,全区主要8条溪流、河流II类水体比例达到87.5%,III类水体比例达到12.5%,无劣V类水体。

  ▲1.三年治水,黄岩区取得了哪些成效?

  2014年以来,我区借助全省深入开展“清三河”的时机,在全区上下积极开展“踏河知水”、“垃圾河歼灭月”、“涉河拆违月”、“黑臭河治理”“千帆竞发河长争优”等行动,投资24.5亿元,完成治水项目115个。共消灭垃圾河41条、71.82公里,黑臭河45条,49.4公里,已基本实现“清三河”目标。今年我区又对照省市“清三河”补短板的工作要求,全面查找补齐短板,积极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及提标、“清三河”巩固与深化提升等工程,不断完善我区“清三河”防反弹机制,取得一定成效。

  ①各项指标达到目标要求。通过“清三河”各项工作的展开,我区各项监控指标俱已达到“清三河”达标县要求。2016年1-6月份的各项工程进度及监测数据显示:我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5.71%;无市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两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分别为:院桥镇污水厂95.50%、宁溪镇污水处理厂84.51%,已不存在负荷率在60%以下的镇级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达标率90.00%;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集中处理建制村比例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制村覆盖率80.5%。

  ②河道水质不断改善。今年以来南官河坝头闸断面、永宁江江口断面水质稳定在四类,东官河朱砂堆和鉴洋湖断面保持在五类以上。今年1-6月份南官河坝头闸氨氮平均为1.08mg/L,比去年同期下降79%,总磷平均为0.243 mg/L,比去年同期下降29%;永宁江江口断面1-6月份氨氮平均为1.11mg/L,比去年同期下降65.6%,总磷平均为0.236 mg/L,比去年同期下降63.5%;鉴洋湖断面氨氮平均为0.46mg/L,比去年同期下降85%,总磷平均为0.223 mg/L,比去年同期下降51%。;东官河朱砂堆断面氨氮平均为0.995mg/L,比去年同期下降80%,总磷平均为0.253 mg/L,比去年同期下降72%。

  2016年5月27日我区再次组织有关部门及“三代表一委员”对垃圾河、黑臭河进行复查并取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全区黑臭河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低于15mg/L,全区水质断面监测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全区河道水质不断改善。

  ③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随着“清三河”工作的开展,全区河道水环境明显提升,群众对水质满意度大幅度提高,2015年度达到70%以上。同时我们选取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关注度高的南官河、西官河、公路河、八方河支河四条河段,投资5060万元开展了综合整治,打造“清三河”亮点工程,做到“整治一线、截污一片、清淤一段、绿化一带”,实现综合整治河道“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的新景观,并在整治好的河道边建设游步道,成为人民休闲、娱乐新去处,受到群众的好评。

  ④河道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我区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三河”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将分散的地理信息资源、环境监测数据、工程要素等信息集成整合,为河道治理决策、河道治理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实现河道管理智能化。同时,我们全面落实了河长制,实施河道长效管理,为全区1256条河道建立河长制,进一步巩固全区垃圾河、黑河、臭河治理成果,防止河道反弹发生。

  ▲2.黄岩区主城区截污纳管工程是否已经全部完成?雨污分流是否到位?

  主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已经全部完成。

  主城区雨污合流口已基本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目前雨污分流工作正在进行中,主城区将彻底完成雨污分流。

  ▲3.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黄岩区有哪些长效管理机制?

  为补足库区水源地执法范围广但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事项多但执法机关各自为政、库区群众守法护水意识不强、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等方面的短板,破解长潭水库库区水源保护难题,黄岩区于2012年成立长潭水库水源保护的专职队伍——长潭库区执法大队。执法大队从无到有,探索建立库区执法一体化、部门联治常态化、区域联护责任化工作的执法机制,实行全天候无死角执法,高压态势打击违法行为,4年来累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70起多起,纠劝、制止各类水事违法行为近万人次。同时,构建多维的宣传网络,形成良好的护水氛围。

  ①“三零”护水,补齐机制短板。

  执法“零盲区”。库区的违法处置往往涉及城乡规划、山林、卫生、土地、环保、农业、水利、交通等各部门的交叉职能,如同“九龙治水”,易造成相互推诿,形成监管盲区,为此,该区专门组建了一支专职护水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涵盖了以上八大方面的执法职能,消除了各自为政的执法“盲区”,形成了执法合力,大幅度提高了执法效率。之前单部门巡查因职能限制不能处置的违法行为,现在只要一经发现,即可当场依法进行处置。

  巡查“零死角”。针对水域面积大,沿岸地形复杂的情况在,建立了“两巡查,一蹲点”日常管理制度,每天对库区开展24小时不间断水域巡查和陆域绕库2周巡查,对摸排出来的5个重点区域进行蹲点监管,严查严管覆盖面达100%,实现水源地巡查“零死角”。此外,该区计划建立地面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和天空无人机巡航监控的相结合的远程立体监控网络,进一步提高执法巡查效率。

  联护“零漏洞”。借力“五水共治”,以“网格化”包干到人的方式,建立库区执法大队会与库区各级河流河长的联护机制,形成覆盖全面、打击精准、处置快速、一体高效的联合护水网络。其中,与8条主要入库溪流的河长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开展定期走访和联合巡查;同时,畅通与库区周边311条村级支流河长的沟通举报渠道,实现举报渠道的“短、平、快”,确保对违法行为的及时精准打击。

  ②“三铁”执法,补齐治污短板。

  用狠劲,铁腕执法。以全年巡查不间断,全天的巡查不间断的狠劲和“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损害渔业资源、破坏水环境的一切水事行为,并对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追究其民事、刑事责任。截止今年4月底,库区执法大队累计没收并销毁钓杆8570多根、网具10900多个、大小倒笼9600多只、电捕机480多台,立案查处偷盗鱼案件15例,其中7例9人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出狠招,铁面执法。通过完善人事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方式,强化了队伍铁面执法的纪律,做到“不徇私情,不讲人情”,做到对库区内的违法建设“一律依法处置”,对工、农、畜污染源“一律关停”,有效维护了库区的蓝天碧水。截止目前,库区执法大队累计拆除库区范围违法建设1.2万多平方,全面关停了库区内4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40家污染型企业,实现了库区范围内无大型养殖场和污染型工业企业。

  下狠心,铁拳执法。借势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铁拳出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开展了长潭库区“集中整治月行动”、“百日整治行动”、“清网行动”等各项专项整治行动10次,拆解非法营运的排筏70多张、拆除100多处违章搭建的烧烤墩等烧烤设施,全面取缔了库区的非法农家乐、烧烤点、旅游排筏,并建立长效机制,严防反弹。

  ③“三维”宣传,补齐观念短板。

  唤醒护水意识。多措并举,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大容量的宣教网络,使护水理念潜移默化。利用村级宣传栏、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微信网络等新兴媒体、环境保护日等特殊宣传日,进行立体式全覆盖的护水宣传。自2012年始,每年发放各类护水宣传品、宣教资料10万份,受众超10万人次。2014年以来,库区的水事违法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如,来水库游泳人数已经由2013年的2000多人次下降到现在的1000多人次,且都以非库区群众为主,钓鱼和上岛烧烤等行为也相应减少约20%左右。

  畅通护水渠道。针对违法违规行为点多面广这一情形,该区发挥群众作用,在水库沿岸41个行政村每村设立1-2名“线人”,鼓励举报,形成护水“天网”,快速精准打击违法行为。自2013年设立该制度以来,库区执法大队每年通过该渠道纠劝或查处的违法行为达220—260余起,约占全年比重的11%-13%。

  营造护水氛围。2015年7月,执法大队通过在《钱江晚报》、《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新闻综合频道、黄岩发布微信平台等媒体,累计发布了13条相关,成功粉碎了“7.11长潭库区执法队员偷鱼”的谣言,造谣和围堵执法队员的5名相关人员最终被公安绳之以法并依法得到严惩,促使库区群众守法护水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除加强与媒体的协作,及时发布相关执法护水信息外,执法大队还每年邀请市、区两级报刊、电视媒体参与集中整治,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2013年以来,已经有40余例挖砂取土、违法建筑等案例被各级媒体曝光,形成了起到打击一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4.截止目前,黄岩区共打造了多少条示范河道?有哪些特色?全区是否有黑臭河、垃圾河反弹现象?长效机制如何建立?

  截止目前,黄岩区共打造了6条示范河道,分别是东城街道新西河,南城街道老闸河、吉岙河,院桥镇山水泾,北洋镇瑞岩溪和上郑乡黄岩溪。新西河采用生态修复,老闸河、吉岙河、山水泾和黄岩溪通过河道综合整治,瑞岩溪在入库处新建生态湿地,水质和河道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全区黑臭河全面消除。因为保洁不到位等因素,偶有出现岸坡、河道垃圾现象,但发现后均及时整改;因为天气炎热、降雨偏少、水体流动不足等因素,少数河道水质有时也会略有下降,但发现后都及时采取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及时处理。

  长效机制:

  健全机制,巩固河道环境。将河道保洁、禁渔、禁采、禁占“四位一体”河道管理机制与“河长制”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区、乡、村三级河长和河道管理组织体系全覆盖,完善“河长牵头、部门联系、属地负责、群众参与”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同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现河道管护现代化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常态化专业保洁队伍21支,保洁人员650人,保洁机动船24艘,非机动船79艘,每村至少配备一名河道保洁员。

  定期监测,实现水质动态管理。我们在永宁江、山水泾、南官河、东官河各乡镇交接断面和一级支河入口设置了水质监测点,今年我区水质监测点增至283个,每月形成永宁江流域、南官河流域、东官河流域、鉴洋湖流域水质图,及时掌握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变化及支河水质情况,并及时通报给各乡镇街道、河长,为“清三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实行水质动态管理。

  铁腕出击,深入污染源整治。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开展“斩污除患,2016雷霆行动”,以及“清三河”补齐短板拉网式排查等行动,共封堵沿河排污口69个,整治三产58家,完成工业企业整治30家,关停、整治畜禽养殖场137家,拆除涉河违建37903平方米。严格水环境执法,目前已经行政处罚79起,责令企业整改关停48家,行政拘留10人,刑事拘留6人,移送公安机关22起,查封扣押48件,起诉21人。

  划片驻村,网格化整治畜禽养殖场。针对畜禽养殖关停后的反弹现象,我区组织专题讨论、研究,并形成对全区畜禽养殖场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的监管网络,确保每个村、每个养殖场(户)都在网格管理范围内,把每个养殖场责任落实到人,严防畜禽养殖场反弹。

  严格督查,确保整改及时到位。2016年3月,区委区政府为防止“清三河”反弹,确保我区成功创建“清三河”达标县(市、区),下发《关于建立“清三河”半月督查例会制度的通知》。根据该制度,区五水办分三组每月两次对各项“五水共治”工作开展全方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汇总向区领导汇报,区委区政府领导每月两次(每月15日、30日)召集全区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负责人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集中交办整改,并听取上阶段整改落实情况汇报,确保每个问题有人抓、有反馈、有落实。

  ▲5.部分中长期治水目标(三年以上)进展情况如何?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长潭水库稳定保持在二类水质,全区主要8条溪流、河流二类水体比例达到87.5%,三类水体比例达到12.5%,无劣五类水体。

  2014年以来,我区共完成了347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67026户,今年省里要求我区需完成6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在11月底前基本完成。目前我区还落实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出台了《黄岩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实施意见》。

  (材料由黄岩区“五水共治”办公室提供)

  浙江日报2014年5月13日“五水共治百城擂台”专版链接

标签:五水共治 黄岩编辑:仲瑶卿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