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沈烨婷 通讯员李迪刚 沈鑫 编辑钱华良)漫步在海宁丁桥镇新仓村,只见粉墙黛瓦、河水清清,灰白色砖块砌成的景观河堤更是增添几分江南水韵。谁也想不到,这些崭新的灰白色砖块,过去竟是建筑工地上的废砖旧瓦。
在城市建设及推进“三改一拆”过程中,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急待解决。据不完全统计,海宁市区每年产生40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300万立方米的建筑渣土。然而,海宁并没有“垃圾围城”之困,反而变废为宝,用它们来生产生态环保的建材产品。
建筑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宝。“我们集团是以建筑起家的,最终选择用科技手段处理建筑垃圾难题。”鸿翔环保建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钱伟林说,公司与海宁市政府签约,投资1.2亿元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记者走进鸿翔环保建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方圆几十米、如小山一般的建筑垃圾。铲车正一次次地将分拣好的建筑垃圾“喂”进3个直径3米、高6米的巨型加料仓中。在“铁胃”的作用下,两三分钟后,四种不同的细小颗粒就从出口处“吐”了出来。这是建筑垃圾变再生资源的第一步,这些“粉身碎骨”的颗粒成了筑路、砌墙、制砖的原材料。
之后,操作工人点一下操作按钮,确定不同的水泥配方比,电脑就会自动控制配料,安装好模具,一块块模样端正的砖块就出现在眼前。“从骨料填装到压模成型只需要几秒钟。”鸿翔环保建材检测中心副主任杨慧杰说,产品包括海绵城市透水砖、生态航道砌块等9个品种。
别小看这短短几秒种,背后可需要高科技支撑。2015年,鸿翔环保建材研发中心成立,投入500万元研发经费。“许多处理工艺从德国、美国引进,研发中心还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杨慧杰说,公司目前已成功立项3项省科技厅新产品,获得了2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拆迁垃圾、装修垃圾、建筑渣土等资源化利用率可达95%。
据测算,这条生产线每年可“吃掉”64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年产1.2亿块生态环保标砖。“若把这些砖连接起来,能有12万多公里,总长度可绕赤道3圈。”钱伟林说。
“如今,海宁市通过购买企业服务,将建筑垃圾委托运输公司进行清运,并通过鸿翔公司进行分类分拣和资源化循环利用处置。”海宁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样一来,政府既能对偷倒、乱堆、乱放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综合处置指导,同时也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难题。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