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2017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我和河长有个“约会”:看乡村蜕变 聊治水初心
2017-01-28 12:41:38来源:浙江在线记者 季建荣

  浙江在线丽水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季建荣) 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过去的一年里,龙泉市宝溪乡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1月27日正值农历除夕,浙江在线记者走基层深入宝溪乡政府所在地——溪头村,在浓郁的年味中,探寻当地绿色崛起的足迹。

  临行前,记者联系了一位特殊的导游——宝溪乡溪头村党支部书记、宝溪(河)溪头村段河长,人称“鱼支书”的曾志华。

  从龙泉市区出发,驱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进一个半小时左右,才到达宝溪乡境内。而这时,曾志华却打电话告知记者,上午还要给几位在溪头村务工的工人结算工资,要迟点才能过来。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等待,曾志华“姗姗来迟”,与其一起赶来的还有宝溪乡党委书记何筱波。见到记者,曾志华连声抱歉:“工人的工资不能拖欠,大家都等着拿钱过年呢,实在不好意思。”

  “鱼支书”曾志华与记者畅聊治水初心

  忆:治水拆违 清波重现

  现在的溪头村是很值得一来的地方!话锋一转,曾志华直切主题:“跟以前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特别是我们的宝溪(河),早年就是一条典型的‘牛奶河’。”

  原来,作为龙泉市瓷土最大的产出地,全市70%左右的瓷土都来自宝溪乡,而溪头村的瓷土加工企业也不在少数。“瓷土粉碎、过筛、淘洗、沉淀、去杂质等多道工序都需要用水,而那时候的污染物处理设备又相对简陋,各类混杂物和泥浆水一起直接排进河道,久而久之,河道底部淤积,河水浑浊,对生态造成很大的破坏。”曾志华介绍道。

  宝溪水质清澈见底

  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溪头村先后进行几轮整治,对部分环保问题突出的瓷土加工企业进行劝退关停,并对沿岸的一些简陋厂房进行拆除。

  工业污染解决了,曾志华又把心思放在了村民的畜禽养殖上。在农村,老百姓养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毕竟它也会产生污染,特别是沿河的住户,养殖所产生的污染物就直接排到河里。

  养,会产生污染;禁养,百姓不答应,怎么办?

  曾志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集中养殖。曾志华介绍:“所谓集中养殖,是在离村庄合理范围内,建一个集体猪舍,有养殖意向的村民可以向村里申请猪舍,进行养殖,而这个集体猪舍配备了污水终端处理设备。如此一来,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散户养殖的污染问题。”

  溪头村一角

  听:一条鱼6000元的故事

  村民之所以叫曾志华“鱼支书”,还得从治水说起。

  看到河道水质明显好转,曾志华又开始忙活起来——为河道“迁”来了一批锦鲤。按他的话说,虽然鱼儿不会说话,但它们可是村里最好的“形象代言人”,是治水的最好见证者。

  “我们曾书记养的鱼可贵了,要6000元一条。”何筱波玩笑道。

  “什么鱼这么贵?”记者好奇地问。

  “不是我们的鱼有多贵,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禁渔效果,我就与其他村庄一起商议并制定了《宝溪乡河道管理联合公约》,对电鱼、毒鱼、网鱼等行为进行处罚。就算抓了一条鱼,当事人要买价值6000元的鱼苗来放养,以此来制约一些人的‘不法行为’。”曾志华解释。

  溪头村农家乐

  “在‘公约’出台初期,曾志华接到有人电鱼的举报,便带人守到次日凌晨4时,结果抓到的村民是自己的亲戚。为了不影响禁渔效果,不让'村规民约'成为一纸空文,他顶着压力,与几位村干部连番做该村民的思想工作。最后,这位村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愿出钱放养了价值6000元钱的鱼苗,给禁渔开了好头。”何筱波说。

  从此,曾志华为护鱼而“六亲不认”的做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溪头村“一条鱼6000元”的故事也渐渐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望鱼却步”。

  

  溪头村竹建筑群

  看:乡村蝶变生态共享

  “在溪头,乃至整个宝溪乡,山是当地最大的特色,整个宝溪乡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8.3%,我们溪头村更是被群山包围。与之相呼应的,则是我们宝溪(河)的水,经过检测显示,水质已经达到一类水标准,很多游客看到了都羡慕不已。”曾志华说。

  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溪头村的龙窑遗址和竹建筑双年展同样为人称道。到目前为止,溪头村保存完好且还能正常烧制的龙窑遗址就有7座,最早的一座龙窑建于明朝时期,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坐落在村口一侧的18幢以竹子为主建筑材料、形态各异的竹建筑群,则给溪头村增添了一份现代的艺术气息。

  
群山环抱 云雾缭绕

  近几年,好山好水好生态,加上富有特色的龙窑遗址和竹建筑双年展,正推动着溪头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更捧红了当地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经济。

  曾志华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6年的国庆长假7天时间,宝溪乡共接待游客3.98万人次,比2015年同期增长900%。而作为乡政府所在地,溪头村更是出现了路上车排长龙、饭店一餐难求的场面。

  据统计,2016年,溪头村农家乐的户均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部分民宿营业额甚至达到40万元。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能让老百姓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同时,还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只要从中尝到甜头,老百姓就自然愿意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最后达到全民共护、共享的局面,这也是我们的治水初心。”曾志华说。

责任编辑:钱华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