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要像城里一样搞生活垃圾分类,这行吗?”2014年,海宁市决定率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办法一出,争议声不断。三年过去了,现在情况怎么样?日前记者走在这里的乡野小路上,目之所及,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远近村道宽敞洁净,一一取代了沿途村民口中过去脏、乱、差的农村环境。实践证明,海宁肯定行!
海宁为什么行?时间回溯到2015年,在海宁提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的第二年,周王庙镇长春村等6个行政村就被列入了“浙江省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已初显成效。
设置分类垃圾桶、组建保洁队伍、建造资源化处理中心……乍一看,这程序和城里差不多,但实际上还是差了不少,村民接受程度差、奖惩机制缺乏、资源就地再利用渠道不畅等一系列难题慢慢出现,成为绕不过的拦路虎。破题、破冰,势在必行。
“硬件建设大同小异,这个问题好解决,但在软件上必须因农制宜,化繁为简,根据村里的规律和习惯来做这件事。”在海宁市农办相关负责人看来,当初用好绿色、白色这两只看似简单的垃圾桶,恰恰就是抓住了破题、破冰的“牛鼻子”。
“烂的扔到绿色垃圾桶,不烂的扔到白色垃圾桶。”一个好记好背的垃圾分类“两分法”在周王庙镇长春村妇孺皆知。烂的对应的是可堆肥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动物内脏、零食碎末以及作物秸秆等;剩下的就归于不可堆肥垃圾。“城市用四分法推广,农村人记不住那么多,就用两分法,简简单单地按照烂的和不烂的进行宣传推广,效果很不错。”海宁市农办渐渐摸准了脉搏。云龙村等村还将“两分法”融入民谣和诗歌里。
如果说“两只桶”管好的是村民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一面墙”更让他们看到了与乡里乡亲的差距。“平时讨论张家长、李家短的,谁都不愿落在别人后面。”长春村党总支书记吴一明说,该村就从村民的这一心理特点切入,在显眼位置的墙上设置了“长春村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考评表”,每周将每户人家生活垃圾分类的“成绩”以绿、黄、红三色公示在墙上。绿色代表全部分类正确,黄色代表较好,红色代表不合格。每月还会评出示范户3至10户,进步户3至5户。“这下大家就有了动力,但光有奖励还不够,必要的惩罚也是要的。”吴一明说,“镇里每月还会随机抽取每村30户进行评分考核,明确各类资金补助与考核结果相挂钩。”
有比较就有进步,而将垃圾分类算成一本经济账,尝到甜头的村里人劲道就更足了。在斜桥镇华丰村,村干部顾玉仁说,现在村里的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每天能处理400公斤垃圾,可产出100公斤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就供村民免费使用。类似的做法,在黄湾镇钱江村也受到欢迎。该村日产生垃圾量为1100公斤,其中40%为可堆肥垃圾,全部投入有机垃圾处理机,每周可产出有机肥料约1000公斤,一年就能产出55000多公斤。
“垃圾变身”,前景可观。据海宁市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该市180多个村都能实施资源化利用项目,每年将减少近4万吨垃圾,产出有机肥1万余吨,除了自用还能卖出去。垃圾变身有机肥,有可能撬动一整条绿色产业链形成。
据了解,在具体推进中,海宁还结合星级美丽乡村创建、文明创建以及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形成倒逼合力。目前,该市149个行政村已完成资源化处理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覆盖率达85.6%。预计到2017年6月底,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全覆盖。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