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水利部、环保部等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视频会议,“河长制”正逐步走向全国。昨天,记者从港区管委会获悉,该区作为“河长制”的先行地区之一,如今已走过了三个春秋。“河长制”工作启动之初,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辖区流域内水质情况较差,本地的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和工业废水是主要污染来源,劣V类水质河道占比高达92%,给港区水治理上紧了“发条”。
清淤疏浚、生物修复、增加河道岸边绿化、完善水质预警……每一条河道都有一套个性化的整治方案。“嘉兴港区治水工作启动早、抓得紧、进度快、成效好。”港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多年探索与努力,港区治水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已开始显现:在港区,“河长制”涉及的河道已从2012年制定的12条河流拓展到现在的17条河流,现已有区级河长10名、责任部门24个、乡镇级河长17名、村级河长22名,形成了四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
三年多来,“河长制”使嘉兴港区实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一是实现了水质由V类和劣V类为主向以Ⅳ类为主的转变,劣V类水体河道仅剩一条;二是首次实现交接断面考核由合格到优秀的转变。
“今年是‘五水共治’关键的一年,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全面落实河长责任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该负责人表示,环境监测是河长们的“眼鼻”,通过加强水质监测,港区对17个河道监测断面的三项考核指标进行当月监测、当月上报,并建立河长制水样监测比对制度,确保河长制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有效性。
据介绍,港区化工园区内的11条主要河道,是该区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港区创新“企业河长制”,由环保局负责,充分发挥企业在化工园区治水中的主力军作用,对园区河道进行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化工园区河道水质持续改善,为港区实现全年水质考核良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实行“企业河长制”,园区11条河道由园区内主要8家企业和11家成员单位担任河道“河长”,化工企业成了治水“主力军”。其中,多家化工企业在水质分析方面拥有较高水平,其实验室专家每周都会到园区相关河段采集样本,对水中COD、pH值进行分析,以确保水质合格。
“‘企业河长制’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园区河道外排水达标,河岸河面整洁干净。”该负责人称。2017年是全省“五水共治”工作全面铺开的第四年,治水开始由大江大河向水系的“毛细血管”推进。“河道治理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但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这不仅涉及城市建设和公民素质,还跟企业行为息息相关。”他认为,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地探索,作为河长制先行者的嘉兴港区,面对实施中的各类问题,步履不停,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的期待,化作守护家园的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筑起了最坚固的基石,共同绘制嘉兴港区的美丽画卷。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