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嘉兴水利部门根据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总体部署,以实施水利两大工程为重点,统筹推进圩区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城防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
这一年,全市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3亿元,实际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47.6亿元,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升。“尼伯特”、“莫兰蒂”、“鲇鱼”、“海马”等多个台风中,嘉兴安全度汛。从容应对背后有水利设施的贡献,平稳度汛背后有科学组织的发力。
这一年,嘉兴水利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坚持系统治理重长远,坚持深化改革求突破,坚持依法治水强服务,努力以系统治理促进“人水和谐”。
制定三张清单防汛防台成效明显
2016年7月,第1号台风“尼伯特”到来之际,太湖高水位和局部地区的强降雨,给包括嘉兴在内的杭嘉湖平原造成严峻的防汛形势。
嘉兴通过从事到人,三张清单锁定防汛最核心工作。通过“最坏打算清单”、“最强准备清单”和“最直接责任人清单”,明确地知道各地防汛的薄弱点在哪里,可能遭遇到什么样的最严重灾情,相关主体需要针对灾情提前做好哪些准备,以及具体有哪些人属于直接责任人。与此同时,嘉兴市级层面掌握的这三张防汛清单,具体细化到各镇(街道);各县(市、区)掌握的三张防汛清单,被要求掌握下辖各个村级主体的具体情况。
以嘉兴众多的圩区为例,在嘉兴农村,400多个圩区就相当于400多份责任。每个圩区有多少人和农田、可能面临什么样的险情、防汛工作需要补齐哪些短板、具体责任人是谁等问题,在这三张清单中全部一目了然。每个圩区都有人员转移、堤防巡查等不同工作的具体负责人。
通过制定三张清单,台风“尼伯特”期间,仅2天时间,嘉兴市防指就梳理出214个隐患点,涉及617平方公里的区域,65万亩农田。根据调查摸排,一旦出现“最坏打算”的险情,嘉兴需转移17.6万人,抢险力量需要2.2万人。
在此次备战“尼伯特”台风的过程中,嘉兴首次将我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的防汛理念细化具化,被称为创新之举。嘉兴的市、县、乡镇、村四级开出了这三张清单,一条条梳理、一项项统计,让最不利的情况和应对措施清晰可见,便于执行落实。这三张清单使得防汛更具有针对性,更能集中精力解决突出存在的问题。
回顾过去的2016年,嘉兴市经历了梅汛、太湖高水位、短时强降雨以及“尼伯特”、“莫兰蒂”、“鲇鱼”、“海马”等多个台风的外围影响,雨量总体偏多,嘉兴站超警戒水位时间达129天,为历年之最,市域河网水位持续偏高,防洪排涝压力较大。各级防汛部门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开出三张清单积极应对,确保了防汛安全,得到了省领导和省水利厅的高度肯定。
紧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兴水利、除水害,关乎民生、关乎生态,关乎转型、关乎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2016年,嘉兴市把抓水利重大工程建设作为稳增长、谋发展、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提速创优、保质保量,全力推进“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确保重大工程早日建成、早日见效、早日受益。
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和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是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的工程,主要任务是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促进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水体流动,增加向杭州湾排水能力,改善太湖流域环境和杭嘉湖东部平原水环境,提高流域和区域防洪排涝及水资源配置能力,完善流域和区域排涝格局,兼顾航运等综合利用。
2016年,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和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嘉兴部分)两大流域骨干工程年度完成投资15.45亿元。其中,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的6个河道工程标段全面开工,16座桥梁工程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6.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83亿元,同时为打通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在已建成独山排涝通航闸的基础上,正抓紧实施独山干河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长水塘海宁段已基本完工,其余13个河道标段正在施工,12座桥梁开工建设,南台头泵站、长山河泵站完成施工招标,完成年度投资9.0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9亿元。对照中央、省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两个重大水利工程总体完成率分别为115.8%、102.6%和109.5%、102.5%。
与此同时,钱塘江南排工程4座出海排涝闸大修工程年度完成投资1571.33万元,完成率为104.76%。南台头闸大修完成完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长山闸和上河闸大修进场施工,盐官枢纽泵闸大修工程正抓紧推进前期工作。
修水利惠民生面上水利建设扎实开展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河湖库堤渠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工程体系。沿江群众不再为洪水泛滥而担惊受怕,乡村人家不再因用水难而犯愁……越来越多的民生水利工程正惠及每一个嘉兴人。2016年嘉兴市面上水利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开展,水利前期等基础工作扎实开展,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水利建设的第一要义。
2016年全市计划河湖清污(淤)1000万方,实际完成清污(淤)1358万方,完成率135.8%,清理河道长度1247公里。计划整治圩区17万亩,实际完成整治面积20.5万亩。列入“十二五”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16条河流32个项目均已基本完工。嘉善、平湖、海盐、桐乡4个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县及水系连通试点45个项目区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河道治理1991.1公里,基本完成批复治理长度。列入省“十三五”中小流域建设计划的海宁长山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域总规划整治河道130.81公里,已完成治理30.07公里。第5批小农水重点县全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其中海宁市、秀洲区已全面完成2013、2014、2015三个年度验收;第6批至第8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县)建设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1.07亿元。海宁市上塘河灌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秀洲区长水塘灌区改造工程完成年度投资2167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867万元。
过去一年,全市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7.4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11.4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5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65万亩,新修加固堤防129.05公里,渠道清淤124.52公里,新增旱涝保收面积8.33万亩。
强化主体责任标准化管理稳步推进
水利设施要理顺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做到“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着力提升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景观化。
过去一年,嘉兴市按照管理工作信息化、物业化、划界限权、管理手册编制要求,完成全市2016—2020年度五年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批复,落实全市200项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主体,完成落实率100%。市本级及各县(市)全部出台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政策。全市列入2016年度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计划的60项工程,包括列入省级“五水共治”考核任务的15个项目,通过年度验收62项,完成率103.3%。涉及海塘3段、水闸3座、泵站6座、灌区1处、堤防31段、农村供水1处、圩区5个、水文测站12个,实现了全市全部水利工程类型的全覆盖。
此外,通过执行最严制度,嘉兴市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有序开展,区域年度计划用水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业节水效果凸显,节水奖惩机制逐步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队伍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不断深化。
2016年,嘉兴市还启动第二批(2016-2019)平湖、嘉善2个县(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嘉善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已申请报批,《平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已完成发文。加快实施嘉兴市区贯泾港水厂水源生态湿地治理工程、石臼漾水源地新塍塘综合整治工程、海盐县千亩荡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和海宁市泰山港生态湿地工程,完成秀湖水库竣工验收。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水利铁军队伍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十三五”嘉兴要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尖”,更需要一支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队伍,打造一支水利行业的“狮子型”干部队伍。
2016年,市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水利党风廉洁建设,督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开展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和正风肃纪。狠抓流域两大工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廉政专题教育,签订廉政责任书,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工程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制度建设,健全廉政风险排查、预警、防范等防控机制,加大监督检查,确保两大工程建设高效、安全、廉洁推进。深入开展“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活动,强化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水利建设和管理实践,积极发挥水利服务指导引领作用。
着眼2017年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补齐水利短板
2017年,嘉兴水利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暨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推进动员大会精神,以防洪除涝工程建设、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水利两大工程建设、圩区整治、河湖清淤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五水共治”各项水利工作,加强基层防汛体系基础建设,补齐水利短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立足基层基础,做实三张清单,补齐基层防汛应急能力短板;聚力攻坚克难,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补齐防洪除涝能力短板;着眼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河道综合整治,补齐河湖水生态环境短板;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补齐农田水利灌排设施短板;强化水资源管理,着力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补齐水资源调控能力短板;深化水利改革,强化依法治水管水,补齐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短板。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