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浙江省环保厅的最新的考核数据:继2014年、2015年嘉兴大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连续获得优秀之后,2016年嘉兴又一次保持优秀。与前两次相比,2016年的“优秀”内涵更可圈可点:
嘉兴全市73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四类及以上水体比重达到93.1%,同比增加15.5个百分点;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5%、22.1%、14.7%;26个省控以上监测断面水质三项指标平均浓度均为Ⅲ类。
至此,全市73个市控以上断面中,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比重由2012年的80.6%下降到了6.9%,四类以上水质比重已经达到93.1%。嘉兴省际交接断面的8个进水口和10个出水口,出境水的水质全部优于入境水的水质!嘉兴市控以上断面中五类劣五类水与四类以上水的比例从“十二五”初期的8:2逆转为现在的不到1:9,省控断面劣五类水体实现清零。嘉兴水环境质量在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市域范围内水质由劣五类、五类为主向以三类和四类为主转变;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由不合格向持续优秀转变的基础上,水质基本接近上世纪90年代的水质。
嘉兴用5年时间,追回了20年的生态建设时光。5年时间的治水,治出了江南水乡的新美景,治出了转型发展的新空间。
“过去五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嘉兴水质真的变好了!我们看到了这一届党委政府铁腕治水的决心,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抓治水就是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民生的民本情怀!”在《嘉兴日报》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市征集的“最想为过去五年的什么成绩点赞”时,有粉丝这样真情留言。
在嘉兴水质不断向好背后,凝聚着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三种精神。
第一种:务实精神
持之以恒抓治水?五年巨变见成效。这些年,嘉兴治水之所以能抓出成效,是因为在“实”字上做深做透了文章。市委、市政府把每一个目标、每一个文件精神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以每一条河流的变化来检验成效。每个县(市、区)、每个乡镇、每个村组都紧盯所负责的河段,监督、落实治水进程。
鸡年春节上班后不久,围绕剿灭劣五类水的目标,嘉兴就排出了清晰的治水路径忙碌起来:
全面开展水体污染排查。对全市所有市级、县级、镇级和村级等四级河道进行全面排查,调查污染原因,建立“一河一档”。制定每个劣Ⅴ类水体整治计划,明确时间表、项目表、责任表,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
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以污水收集输送处理为重点,深入开展“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年”活动,补齐补强短板,到2017年底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全面开展河湖池塘清淤工程。各县(市、区)要建立河湖清污(淤)动态分布数据库,针对不同河湖淤积速率,实时掌握河湖淤积动态,持续实施河湖轮疏。
……
全市上下把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我们将实施方升桥港的环境提升工程,环河步行道、景观绿化提升都将一一建设起来。这就是我鸡年第一个‘小目标’!”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党委书记、方升桥港河长魏良就来到了方升桥港,与景观设计师讨论了起来。据悉,全长2174米的方升桥港位于由桥村,曾经是一个污水横流、河浜黑臭、苍蝇蚊子滋生的养猪大村,仅一个村的存栏量就占整个大桥镇的一半。2014年,魏良被任命为方升桥港河长,从上任那天起,监督河道整治、巡查污染问题、宣传治水政策……都成为他的“日常”。在“五水共治”“清三河”行动中,该河道得到了大桥镇432.8万元的综合整治投资,并集中拆除违章猪舍,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周边受益农户达103户共426人,监测数据显示,方升桥港已经连续近半年达到Ⅲ类水质,向好的趋势也十分明显。然而,方升桥港的治水并没有就此止步,今年,他们又制订了让水质更好、周边环境更美的目标。
“春节过后,嘉兴各地已经行动起来,对所有河道开展地毯式排查,进一步摸清底数,围绕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排出工程项目、拟定作战计划,倒排时间和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完成一个、报结一个、销号一个,确保剿灭劣Ⅴ类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嘉兴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第二种:创新精神
在治水中不囿于传统思维,在不突破法律法规和纪律的范畴内,因地制宜,求是创新,从“道”、“理”、“法”、“术”多方面入手,重申每一位个体在治水中的责任和义务,重建水文化,重塑水生态伦理。
长期以来,涉水政府机构存在职能分割、部门分离,导致功能碎片化,无法实现协同治理的要求;而且,碎片化的政府功能导致部门利益化,造成“九龙治水,越治越污”的尴尬局面。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2016年12月1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让许多嘉兴人为之自豪:“想不到嘉兴经验推广到了全国!挺开心,挺值得骄傲的。”
发端于嘉兴的“河长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完善。结合换届工作,及时调整和充实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完善落实河长公示、巡河、保证金、举报受理、定期例会、考核激励相关制度。完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掌上河长APP、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各级河长履职。同时,强化督查联动。各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全面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协调配合;人大、政协等部门强化督促和检查,组织部门把剿灭劣Ⅴ类水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纪律检查部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问责问效。
过去五年,由党政领导领衔河长制,已在全省率先构建起一人牵头抓总的河长制治水体系,破解了过去“谁都管又谁都管不了”的“九龙治水”困局。目前,嘉兴市共有市级河长18位、县级河长215位、镇级河长1608位、村级河长4136位,全市所有的河道实现监管和治理全覆盖。环保部门每日以短信形式发送水质监测结果,作为河长制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和保证金奖罚的依据。
嘉兴人还注意到,去年12月13日,水利部、环保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视频会议上,浙江以先行先试的典型代表向全国介绍河长制经验。
当时正在嘉兴调研的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对嘉兴河长制赞誉有加:“浙江的河长制经验引起我们关注,是因为有嘉兴这么成熟的实践。像嘉兴做得这么有章法、治水有成效的全国没几个,它为平原地区治水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嘉兴的河长制起始于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各级党政负责人都要带头担任辖区内主要河流的河长,牵头负责所辖河流的水质改善工作。
随后,嘉兴主流媒体公示了市委书记和市长领衔当河长的16条市级跨流域河道和16条市本级小浜小河。河长们不仅对所负责河道的水质改善目标作出了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每人每年还拿出了1万元的河长保证金。如果治水不力,河长不仅要被罚款,还要被行政约谈、通报批评。就此,全市1.38万公里的河道,实现了“河道包干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绩效考核到人”。
嘉兴决策层希望通过一级带着一级干,把治水这项工作抓出成效,让水乡嘉兴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
曾经在2013年批示要求全省推广嘉兴河长制做法的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闻讯后再度肯定:“河长制是一种责任制度,尽管外省也有不少城市在探索河长制,但更多的是一种保洁机制,而嘉兴河长制的本质不一样,它是市、县、镇三级河长制联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任接着一任做,是一种治水管理机制的创新,值得总结借鉴。”
河长制只是嘉兴治水创新的一个缩影。治水中有太多的困局需要打破,比如:怎样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怎样跳出“就河治河”的窠臼?怎样统筹干流支流?怎样兼顾生产生活?怎样让岸上岸下联动?嘉兴还率先提出“全域化治水”的新理念:
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打响了“治水攻坚”第一枪,生猪存栏量从273.1万头减少到近19万头,农民收入继续稳居浙江省第一;
围绕工业污水治理,全面开展印染、制革、化工等高污染行业整治,实施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工程,全市8847家企业实现全入网,依法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2304家、重点污染企业274家;
围绕生活污水治理,嘉兴全面推进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工程,累计建成城乡污水管网3508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14座,日均处理污水121.3万吨;
对水污染案件“零容忍”,重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140件,处罚金额3.1376亿元。2014年和2015年,25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
盯牢“自家”工作的同时,引入域外力量也为嘉兴治水工作“加码”。早在2014年,嘉兴市就举办领军人才聚智“五水共治”专项对接会,邀请领军人才,围绕治水难题与相关部门对接交流;同时,组织海外治水专家到嘉兴实地考察水环境现状,邀请他们以技术、投资等方式参与治水。
以科技为引擎,嘉兴治水日益智能化。微生物净污水、机器人巡管网、膜生物反应器、生态湿地……这一个个陌生科研名词,目前越来越多地被嘉兴百姓所熟知。其中,乌镇市河的变化就得益于此,据悉,曾经的市河因沿岸百余户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一度成了典型的劣Ⅴ类水质河道,然而仅仅一年时间内,该河道水质就被控制在Ⅲ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达50厘米以上。惊人的变化源于2015年6月,乌镇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实施了市河生态修复工程,设置5个生态围堰,技术人员在河道中设置生物膜、安装太阳能增氧设备、加投高效微生物菌剂等,开展市河区域治水,河道修复工作犹如插上科技翅膀。
第三种:工匠精神
治水永远是进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环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回应公众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嘉兴从上到下对治水也愈发精益求精。从水中到岸上,从水体到周边环境,他们希望呈现完美极致。
“年内,浙江将彻底剿灭劣五类水,并采取一切措施巩固成果,保证不反弹。”省委、省政府吹响的劣五类水剿灭战“冲锋号”,让嘉兴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嘉兴市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暨2017年度水质提升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底,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2017年,嘉兴治水要实现“增Ⅲ稳Ⅳ减Ⅴ消劣”的总体目标,即Ⅲ类水体稳步增加,达到25%以上,Ⅳ类以上水体稳定在95%以上,Ⅴ类水体下降到5%以下,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保持各类水域水体洁净,环境整洁优美。
嘉兴是鱼米之乡,391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328.2平方公里是水域,交织着1.38万公里的河道,河网面积占8.3%。一汪秀水曾是嘉兴的名片,怎样让水成为嘉兴发展的生产力?“必须发扬‘工匠精神’,在治水中做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的回答铿锵有力。
在剿灭劣五类水的行动中,嘉兴除了实施看得见的几大工程的同时力求在推动“全民治水”上有新突破。因为,只有每一个市民素养的提升,治水成效才能体现持久性。
嘉兴提出,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和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水环境治理。进一步提高重点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行业制定和实施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充分发挥“五水共治”专家团智囊作用,加大技术指导与服务;充分发挥环保社团——嘉兴环保联合会的作用,让更多的市民成为治水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共享者。
“我们将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五类,在上游来水水质达标基础上,市控以上断面实现以三类水为主体的目标。”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市将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以最实的举措、最大的力气,治出转型实效、治出城市品位、治出幸福民生。”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