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拿什么拯救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保护长江生态
2017-05-02 14:44:30来源:经济日报记者 刘慧

  在烟雨迷蒙的长江流域,4月8日上午10时,从湖北省宜昌江段放流的500尾大规格中华鲟随波逐流,奋力向长江下游游去。根据声呐监测显示,截至4月23日18点32分,靖江已监测到本次放流中华鲟1尾。靖江距离放流点1506.04公里。该站点为本次放流的最后一个自动监测站点,距离崇明岛河口178公里。专家认为,如果不出意外,这条中华鲟现在应该入海了。这些放归的中华鲟对自然种群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充作用。

  全人工繁殖技术:

  中华鲟永续保护成可能

  中华鲟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生在长江,长在大海。

  此次前来参与放流的志愿者聚集在放流池边,用不同的方式与中华鲟作着告别,有的用手抚摸着中华鲟,有的抱着中华鲟合影,有的甚至与中华鲟来个亲吻。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为了保护中华鲟,中华鲟研究所自1984年开始放流活动,至今已累计放流59次,累计向长江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500多万尾。今年放流的中华鲟是2011年至2014年出生的子二代,最大的已有6龄,最小的也已经有3龄,平均体长110厘米,平均单体重量达到5.5千克,平均体重是历年放流之最。2011年以来,仅大规格的子二代中华鲟已累计放流达17500尾。

  中华鲟被称为“鱼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体形庞大,成鱼体长可达5米,体重可达1000斤,它曾和恐龙并存,也就是说,恐龙生活的时代中华鲟就已存在。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整个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是30多年护“鲟”路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我国早在1982年就开始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工作,1983年获得成功。2009年,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经催产繁殖获得了子二代中华鲟鱼苗。该技术就是在中华鲟全人工繁殖中,把捕捞到的野生中华鲟亲鱼通过人工繁殖出的子一代再次进行繁殖而获得二代中华鲟。这项技术解决了中华鲟人工保种难题,让中华鲟永续保存成为可能。之后该所连续攻克性腺诱导、营养调控、雌雄同步、催产掌控、鱼苗培育、再次成熟6大难关,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体系的全面成熟。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科研人员对全部子一代中华鲟后备梯队进行了DNA检测,采用全序列分析技术,建立了遗传谱系,对中华鲟梯队实施了种群管理,采取最科学的组合进行繁殖,不断提高人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说,多种监测手段显示,近几年放流的大规格中华鲟有30%至40%顺利洄游到了大海,放流鱼体规格越大,洄游成活率越高。这证明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具备野生中华鲟的洄游特性,可以进入大海生长发育。不过,放流的中华鲟进入大海的比率仍然具有提高的空间,因此,在中华鲟回归大海的过程中,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仍然任重道远。

  互联网技术:

  实现长江千里“鲟”

  在长江边上,一些放流的中华鲟在游移徘徊着不肯离去。它们是在恋家、舍不得离开吗?“中华鲟不是恋家,而是在辨别方向。”李志远说。中华鲟没有视力,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到了天然水体后,要靠感觉来辨别方向,了解长江的水流情况和空间结构,等逐渐适应天然水体后,便开始向下游动。刚开始每天能游30公里至50公里,往后速度越来越快,到南京时能游100公里以上。

  放流的中华鲟能否安全游抵长江口,顺利进入大海呢?据了解,为了掌握中华鲟洄游运动规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中华鲟研究所对放流的中华鲟采用了体外T型塑料管标记、被动整合雷达(PIT)和声呐标记,实现了对长江流域中华鲟活动轨迹的全流域监测。体外T型塑料管标记,就是在管内打印唯一编号、放流单位及联系方式,方便渔民误捕后与放流部门及时取得联系。PIT标记属于体内标记,无需内部电池,长期有效,用于放流中华鲟在海洋中生长达到性成熟并返回长江进行自然繁殖过程中,被捕捞后的准确鉴定。声呐标记,就是在中华鲟体内置入声波发射装置,通过主动追踪或者沿江布设接收器的方式接收声呐信号,从而获取鱼类洄游信息。这种标记在放流后不需要回捕标记鱼,当标记鱼游经接收器接收范围约1公里时,就能被自动记录,从而推测鱼类洄游路线。

  从2014年开始,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就在部分放流的中华鲟体内植入声呐标记,对中华鲟进行持续跟踪标记。今年有40尾中华鲟植入了声呐标记,在长江干流的监利、城陵矶、武汉、汉江、湖口、彭泽、南京、江阴及支流的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入口设置了监测断面。其中,对监利、城陵矶、武汉、南京、江阴等重点断面进行了加密布设,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及时掌握放流中华鲟洄游动态。

  对放流的中华鲟实行标记追踪工作,不仅能更好地监测放流鱼群的生存状况,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而且可以探寻长江其他珍稀鱼类的重点繁殖期、关键影响因素、重点保护区域,从而探寻长江生态保护之道。

  对于中华鲟而言,目前收集到的数据只能反映它们在长江段短暂的生活,它们到达大海以后,就脱离了人们的视线范围与掌控。如何延伸至海洋,对中华鲟形成一种全周期的追踪与保护?除了继续探索寻求新的技术外,更要得到行业乃至国家的支持。

  保护长江生态:

  为中华鲟守住家园

  中华鲟是一种洄游鱼类,为了繁殖,每年夏秋,在大海长大成年的中华鲟,齐聚长江口,逆江而上,开始其浪漫而艰辛的繁殖之旅。历史上中华鲟是要洄游到金沙江繁殖子孙后代的。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洄游受阻的中华鲟改变了去金沙江产卵的习性,在葛洲坝下形成了自然产卵场,并且持续繁殖至今。

  产卵场是中华鲟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场所,也是人类可以试验保护手段的重要场所。为了进一步保护中华鲟,有关部门建设了河口中华鲟保护区、葛洲坝下中华鲟保护区等,成为中华鲟的“避风港”。但是,人类活动不断对中华鲟的自然繁殖行为造成影响,2013年至2015年,在葛洲坝下游连续3年没有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的迹象。人们一度悲观地认为,葛洲坝已经丧失中华鲟“产床”功能,甚至认为中华鲟自然产卵现象已经中断。

  2016年11月24日,科研人员在长江葛洲坝再次监测到野生中华鲟产卵活动,让人们重拾保护中华鲟的希望和信心。“这说明葛洲坝下依然具备野生中华鲟繁殖的自然条件,说明中华鲟种群尚维持有一定数量。如果能真正把中华鲟的水生环境保护好,现在放流的中华鲟就会成为野生自然资源。”李志远说。

  中华鲟性成熟周期长,一般雄性中华鲟要9年才能成熟,雌性要14年才能成熟,保护的难度很大。中华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我国近海摄食生长,活动范围覆盖了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海域,近海生存环境的恶化是造成中华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保护中华鲟绝对不仅是在实验室、在养殖车间的研究与繁育,更重要的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为中华鲟提供适宜生存繁衍的环境。

  李志远认为,如果把中华鲟保护好了,我们就有能力更好地保护长江所有珍稀鱼类。保护中华鲟等长江流域的珍稀鱼类,还需要呼吁全社会关注长江的生态保护,共同努力,实现和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