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六十年力保不倒,长兴大村有着自己的“绝招”
村里有个水利委员会
2017-06-07 09:03:54来源:湖州日报记者 朱乐云 李波

  每到汛期,这里的人们就会自觉绷紧心弦。长兴县城往西10公里处,有一个特别的村,它两面靠山,却被河水围了个严实,村中也是大河小溪交错纵横,水域面积1600多亩,是个名副其实的“泽国”。

  该村名为大土斗村,现属画溪街道管辖。这片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1000多户村民守着万亩粮田,而外围分别被白阜港、长兴港、黄土桥港、张家桥港和洑家桥港五河包围。每年汛期,上游山水流入河中,由此形成一个外高内低的土斗区。

  至今,尽管历年大小洪水不断,这里却从未发生过严重的水灾。 60多年不倒土斗,这个山村有着自己的“绝招”。

  “土斗埂上不准放羊、放牛、割草,违者每人每只罚款5元;土斗埂上不准砍竹拔笋,违者每根罚款0.5元……”在大土斗村,有这样9条公约,人人悉知,不可触犯,被奉为行事准则。

  这是1955年村里成立水利委员会时制定的《大土斗公约》。这个水利委员会可是当地村民自主治水的重要机构,一直保留至今。村民对此还有个通俗叫法“土斗管会”。

  目前,土斗管会由土斗长等20人组成,下设圩长18人。每到汛期水位上涨到警戒点,圩长必须上土斗转牌。一盏灯、一面锣、一竹牌,这三样是圩长的法宝。

  何为转牌?圩长蒋伟介绍,每年洪涝灾情严重时,村里都实行24小时巡查制, 18名圩长在10公里的大堤上每隔一里站一人。

  蒋伟说:“以我为例,我是1号圩长,入夜后,土斗长发给我第一块竹牌,我拎着灯、拿着锣,按照线路顺时针传递给2号, 2号再给3号,直到18号。传完后,我又回到起点,再领第二块竹牌,重新传递,最后由土斗管会接牌检查。到了后半夜,再从18号圩长发放竹牌,逆时针巡逻……”

  一旦发现险情,圩长敲响手中的锣。一面锣响,其余17面锣应声而响,将险情传到每家每户。《大土斗公约》立有规矩:听到锣响,凡是16岁以上村民必须上土斗埂!

  “治水是村里第一大事。”现任土斗长、大土斗村党总支书记蒋建华告诉记者, 60多年来, 18位圩长在黑夜中组成的这道巡查线,成为3000村民的生死线。

  目前,当地已进入汛期。记者在长兴港沿岸遇见土斗管会成员施建有,他正在检查大土斗南翻水站的设备情况。他说,村里的三个翻水站是排涝的核心,紧急情况下可全部开启,一天能排走40公分深的洪水。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土斗管会已不只是防汛,“五水共治”的有关事项都由它负责。就在昨天,村里完成了所有池塘的清淤工作。

责任编辑:陈秋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