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妙西治水从源头抓起
2017-06-07 09:01:03来源:湖州日报见习记者 叶萍

  这几天,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的陈树林正忙着修缮自家的山村农家乐饭店。此前,他配合镇上的“剿劣治水”行动,拆除了自家的养猪棚,把辅房改建成农家乐。“现在一到周末就客满,我都忙不过来。拆了猪棚,少了污染,家门口闻不到猪屎臭,村子里的水变干净了,我们的年收入也比以前多。”陈树林笑着说道。

  一直以来,该镇村民就有畜禽养殖的传统,各类养殖棚基本都建造在房前屋后,畜禽的粪便影响了河道。该镇从去年5月开始,便把管控源头、禁养畜禽养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据统计,目前该镇已投入整治资金1200万元,拆除猪棚、鸭棚等各类养殖棚11万平方米。“我们镇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在源头,剿劣必先禁养。畜禽养殖虽然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但也付出了环境的代价。镇上决定全面禁养畜禽的时候,部分村民有不理解情绪。”说起“禁养”最初的困难,妙西镇副镇长沈明亮感慨万千。

  妙山村村民王火荣做了多年的养鸭大户,一开始听说要拆了鸭棚,心里有点想法,后来经过镇上剿劣工作督导员再三做思想工作,他渐渐想通了:“清洗鸭棚、鸭粪便的污水直排进河里,确实污染河道,水面上乌黑一大片。我发现其他村几个养殖大户拆了大棚,通过治理后,水确实干净了。这也让我意识到,养鸭真的破坏了水环境。所以我积极配合镇上的畜禽禁养工作,把家里的鸭棚拆了。”

  施益忠是该镇龙山村的党支部书记。早些年前,他的家人在闲置的5000平方米土地上建起了养猪棚。自从全镇吹响了“剿劣”行动的号角,他便带头拆了自家的猪棚,并提议家人将猪棚改成生态鱼塘。“当时就想,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起到带头作用。当初建猪棚的时候没考虑那么多。现在我们镇正在发展生态旅游,不能让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影响了这里的好风景。”施益忠说。“拆畜禽养殖棚、截污纳管、建立提升泵站……剿劣治水要持续做的工作很多,我们镇还将投资300万元建造麦家坞水库饮用水处理站。”沈明亮说道。目前,全镇已有5055户农户实施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和改造提升,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实现全镇截污纳管“全覆盖”。

责任编辑:陈秋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