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五试点辐射东中西部,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国务院确定五省区启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2017-06-21 14:31:40来源: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潇艺

  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五省(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绿色金融正呈现出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目前,五个试验区都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有什么特色和经验?又面临哪些挑战?

  五个试点怎样选定?

  有代表性、有多样性还有一定基础,有利于复制推广

  谈及为何选择这五省区,陈雨露表示,总体来说基于三方面考虑。

  首先,绿色金融试点工作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既要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同时也要考虑到空间布局,东部、中部和西部都要覆盖到。其次,这五个省(区)都已有相关实践,有一定的基础,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产业基金,甚至在环境权益交易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此外,这五个省(区)的地方政府对绿色金融重视程度较高,较早开始申报绿色金融的创新试验区,且都已经建立或者承诺要建立财政、地方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机制诺。

  据了解,这五个省区也各自的特色和侧重,可以大概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浙江和广东,经济和金融业较发达,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需求迫切。

  浙江省湖州市是全国五个已经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试点地区之一,衢州市已经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方面开展了先行先试。“将湖州和衢州作为试点地区,就是要整体地探索金融方面的实现机制,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中小城市整体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服务。”陈雨露说。

  广东侧重的是发展绿色金融市场,突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包括排污权、水权、用能权这些环境权益交易,以及推进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建立绿色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新型发展模式。

  第二类是贵州和江西省,这两个地区绿色资源都比较丰富,生态优势明显,但是又属于经济后发地区。如何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需要利用绿色资源发展绿色金融的机制,构建绿色发展方式。

  对此,陈雨露解释说,试点内容具体包括:绿色金融如何重点支持好有机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农业生产排污处理等项目,如何支持好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项目等。

  “新疆的突出特点是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也比较好。新疆现在处在依托‘一带一路’的战略,加快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以需要充分发挥好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示范和向外辐射作用。通过加大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陈雨露介绍说。

  据了解,新疆侧重于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清洁能源资源,以及跟风电、光电相关的高端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以期以点带面地推动绿色发展。

  试验区面临哪些挑战?

  应有正向激励、产品服务创新,并提升市场透明度

  中国建设银行市场研究处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步伐很快,2016年我国境内外市场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2300亿元,占全球绿债发行的40%,成为全球最大绿债市场。同时绿色信贷的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2月,21家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7.5万亿元,占各项月的8.8%。绿色担保债权等创新型产品也在不断出现。

  但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还普遍面临融资成本比较高、期限比较长、收益比较低等问题。

  对此,陈雨露认为,这些问题是全球共同难题,其核心指向就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绿色金融的试验也标志着成功了。我们强调的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主要就是围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来提的。”

  针对这些问题,在试验区中要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的支持,来自于央行再贷款的支持,来自于绿色发展基金这些低成本的资金,来综合降低绿色融资的成本。”陈雨露说。

  其次,要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应当要满足多样性和多维度的需求。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出,绿色信贷之外的绿色金融探索还比较有限。“此次建设试验区鼓励小额贷款、金融租赁、创投、私募基金、保险等多种资本参与绿色投资,将更有利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陈雨露解释说,绿色融资的需求是分层次、多样性的。对于纯粹的公共产品,资金需求通常是要财政资金或者公共资金来承担。对于有一定的投资回报,同时又希望能够进入商业化运作,经过精细的组织是可能实现商业化或准商业化运作的,这才是金融主要进入的领域和项目。

  对于组织方式和产品设计也有多样性的要求。他建议:“对短期的绿色投资项目,以银行信贷为主来设计它的产品服务体系;对于中长期现金流又相对稳定的绿色项目,可以考虑债券市场融资;对于那些高成长性但风险相对比较高的绿色项目,就要考虑从私募股权基金或者通过上市融资,通过资本市场,特别是股权市场来解决。”

  此外,应持续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也就是主要解决现在绿色金融市场投融资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陈雨露表示:“要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建立公共环境数据平台,要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完善绿色评级和认证,要建立环境压力测试体系等,来有效制约污染性的投资。”

  改革试点需要诸多支持

  加强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指出,尽管绿色金融和国家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方向一致,但技术升级、金融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需要试验区多在财税优惠、信贷贴息等具体政策方面进行探索,推出一些实惠且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改革落地。

  据悉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从多方面为改革提供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投入的力度。“因为金融的支持主要还是由金融机构来实施。怎么样解决内在动力的问题,这是需要着力考虑的问题。”陈雨露指出,央行正在研究探索另外两种办法。

  一是要把评级达标的绿色信贷资产纳入货币政策操作合格质押品范围,这个对于银行发绿色信贷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二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评估体系(MPA),探索把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纳入到MPA当中。“这点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非常看重的,会成为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重要激励措施。”他表示。

  其次要努力培育更多的“负责任”的投资者,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改革试点。

  近些年的实践表明,社会声誉效应可以激励绿色投资,所以市场迎来越来越多的绿色产业投资者,包括绿色债券的发行人。“一方面他们获得了相应的商业回报,另一方面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而社会声誉对其企业的持续发展、社会认同都有积极作用。”陈雨露表示,因此要加大对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传、推广,培育吸引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引导中长期社会资本能够投入绿色金融。

  “加快完善与绿色金融发展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绿色金融的发展生态,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也很重要。这是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央行来推动。”陈雨露举例说,尤其是要统一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同时,要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确保募集资金要用到绿色项目上来。还要建立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违法违规记录等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绿色信用体系。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绿色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

  兴业研究分析师汤维祺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构建市场化的绿色金融体系、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参与监督和风险管理、强化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