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临海市永丰镇永丰路周边,村民往路上丢弃垃圾的现象销声匿迹。这得益于临海市推行的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行动。
“镇上给村里每户居民都发放了一对编好号的垃圾桶,我们每天都会将生活垃圾按‘可腐烂’和‘不可腐烂’进行分类,再由村里的保洁员将垃圾运去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永丰镇石鼓村村民胡文华说。
从随手抛垃圾,到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石鼓村的改变,是临海市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的一个缩影。
垃圾处理“全覆盖”
临海市下辖19个镇、街道,992个行政村,共有105万农村人口,村多人多,情况复杂,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任务艰巨。
今年以来,该市实行“多村联建、一点覆盖多村”,通过设置垃圾处理中心,达到辐射周边村落的作用,实现财政支出、土地资源和管护人员等多方面的最优配置。
“今年我们计划投入土建、设备等费用5226万元,在全市除古城、大洋、邵家渡三个街道以外的地区建设25个垃圾处理中心,覆盖全市的903个行政村。”临海市农办主任张杰告诉记者,目前在江南、永丰、小芝等七个镇(街道),第一批9个垃圾处理中心已经开始全面建设。其中,永丰镇的垃圾处理中心已基本建成投入运行。
在永丰镇的留贤村,记者见到了已经投入使用的垃圾处理设备。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白色外壳的包裹下,该台设备正将从各个村落送来的垃圾进行消化处理。
“这台机器一天能处理5吨垃圾,是目前台州单台处理量最大的设备之一。”张杰说,除了处理量大的优点外,这台设备还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产生。原来,在招标环节,临海市即对厂家设置了准入门槛,对处理设备要求设置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至少达到1级A,为全省最高级别。
为了避免因设备宕机维修造成垃圾无法处理的问题,该市还计划追加12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在各处理中心布设2-3台小处理量的设备独立叠加工作,保障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未来,我们将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进第三方服务公司,并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24小时对全市的垃圾收集点、处理中心进行监控,实行精细化管理。”
目前,临海市一天产生的垃圾量约为1300吨。在原先垃圾焚烧的基础上,建成后日处理量达到150吨的垃圾处理体系,将形成有效补充。
宣传推广“全方位”
不久前,由临海市妇联联合临海市农办开展的“推行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的活动在小芝镇举行。
活动现场,铁军艺术团的妇女演员们,以舞蹈、小品、三句半等形式,向在场观众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竞答环节中,志愿者对垃圾分类的知识通过抢答的形式向村民提问,加深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印象。
“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是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的重要内容,而家庭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维护环境整洁最关键的环节和最重要的战场。”临海市委副书记陈刚敏说。
今年以来,临海市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巾帼先行”“垃圾分类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共计5场,2800人次参与,号召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到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行动中来,以家庭的文明推动社会的文明。
在各个村,基层宣传团队也正在为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做努力。
作为永丰镇首批九个垃圾分类试点村之一,石鼓村专门组建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小组,由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带头,驻村干部、农指员、大学生村官进行配合。石鼓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冬招说:“在垃圾桶发放的当天,我们就逐家逐户分发指导手册,耐心向村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石鼓村多次在老年活动中心召开讲座,邀请村里的老人前来参加,并发放宣传围裙等小礼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做到人人知晓。
为确保垃圾分类普及宣传收到实效,宣传推广小组的成员还经常与村里的保洁员一起去检查村里的垃圾桶,如果发现分类错误的,则会再次对相应村民进行分类指导。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