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让垃圾找到回家的路
“剩菜剩饭、骨头、菜梗菜叶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放进绿颜色垃圾桶,废报纸是可回收物,要放在蓝色的垃圾桶里。”昨天吃过晚饭,家住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山街道得力浅水湾小区的萌萌,正在指导妈妈把垃圾分门别类。“萌萌现在是家里的‘垃圾分类’小教员,每天都带着我们为垃圾找‘回家之路’。”萌萌的妈妈冯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领到了社区免费发放的分类垃圾袋,一并送到手的还有绿色分类垃圾桶,专门用来放置厨房垃圾,但是因为她对相关分类知识知之甚少,一下子将垃圾分清楚并不容易。“女儿虽然今年才7岁,但在社区组织的暑假‘环保小课堂’上,学习到不少垃圾分类的方法,回家后她就来和我分享。”冯女士说,看到孩子这么认真,做父母的肯定也要好好表现。
月河街道东湖家园社区组织辖区学生举办了一场“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凤凰街道美欣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趣味活动吸引了辖区内25名青少年参加;朝阳街道都市家园社区通过举办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提升孩子的环保意识;爱山街道狮子巷社区“请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为主题的垃圾分类亲子活动广受好评……这个暑假,湖城很多孩子和萌萌一样,在家门口的社区就接受到了垃圾分类教育。虽然眼下暑假已经过半,但众多社区还在换着法子宣传垃圾分类,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长知识。
“教育一个孩子会影响一个家庭,而一个家庭又能带动一个社区。”朝阳街道碧浪湖社区的李先生亲身感受到用“小手拉大手”的方法,让孩子们把垃圾分类落实到家里确实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们社区,许多孩子都会唱社区居民蔡玲英原创的《垃圾分类拍手歌》, 200余字的歌词,内容通俗易懂,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我的儿子经常在家哼唱,唱多了我都会了。”李先生说,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也促进了家长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居住质量的有力之举,自去年底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总体情况平稳有序,但从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市的垃圾量来反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难度还比较大,现状不容乐观。“受年龄、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影响,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我们将通过加强对下一代人的教育与培养,用‘以小带大’的方式推进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据悉,眼下各种垃圾分类活动已经成为暑假里的标配,上个月底,来自全市的50多名少先队员先后来到大钱港垃圾中转站、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南太湖垃圾焚烧厂和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明晰了垃圾从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到处置的整个流程,对垃圾该去哪里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