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仲瑶卿)今年5月,一场关于打造“污水零直排”的攻坚战在浙江吹响了号角,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全省“应截尽截、应处尽处”,使城镇河道、大江大河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河湖水生态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是“易碎品”,稍一松懈就会反弹。为进一步巩固治水成果,提高水环境质量,德清率先实施“一企一管一表”智能化改造,打造“污水零直排”升级版。
废暗为明 从源头杜绝企业偷排漏排
工业集聚区建成时间早、管道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污水渗漏、雨污串管等环境污染问题已屡见不鲜。
“德清工业园区内现有企业182家,其中主要涉水企业38家,由于建成时间较早,也曾因管道老化、地面沉降等问题,发生过雨污串管、污水直排外环境的现象。为了从源头上杜绝企业偷排漏排,重建管网、不留盲区是实现‘污水零直排’的第一步。” 德清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水明表示。
如何不留盲区,根治顽疾?在这场高标准改造的过程中,首先全面封堵了孟溪片区14家工业企业所有的地下雨污管网,同时封堵市政污水管网的所有企业接口。重新将企业雨水统一接入新修的雨水明渠,将企业污水通过新修建的架空管网接入市政污水总管,实现雨污彻底分离。
划定每家企业全部污水有且只有一根架空明管对外排放
记者实地探访了该园区内一家从事金属表面处理的企业。在该企业的废水处理站,记者看到一块名为“废水污染物纳管限制”的牌子上,罗列着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污染物,以及其排放标准限制。一个被标识着“废水总排放口”的黑色管子在厂区与生活污水管网汇合,然后以架空明管的形式连接至市政污水总管。
“在日常监管中,可以很方便地检查管网是否完好或发生渗漏,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也可以及时处理。”张水明表示。
智慧监管 “一企一管一表”追根溯源
在现场记者发现,架空的明管在连通市政污水总管之前,还将经过一个排污缓冲池和一体化控源集中监控池。沿着管子的走向,记者来到了集中监控站,三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在按部就班的运作中,电子屏上清晰地显示着所接入的五家企业排放生产废水的状态,以及废水的pH值、COD浓度、总流量等指标。
而这个集中监测控站房,便是德清打造“一企一管一表”,实现截污追根溯源的核心关键。
依托大数据智能判断,控制企业分时错峰排放
现场运维工作人员王琤告诉记者,通过系统平台事先设置了每家企业的排放标准,由在线监控设备自动完成水质分析检测,可以实现多个检测时间点,做到不定时检测。对出现在线检测数据超标的情况,将会自动留样,并交由第三方复测后视情况进行处理。
与此同时,依托检测大数据智能判断,控制企业分时错峰排放,对监测到超标污水,实现自动停止企业内部排水泵工作并关闭排放阀门,倒逼企业污水回流到企业内部污水池,此外,系统将自动发送超标预警短信给园区管委会和企业负责人。
24小时自动监控系统
“依托终端远程系统平台,控制企业排污泵、企业排放时间、排放达标判断等一系列连贯性动作自动完成,杜绝了人情执法的可能性。真正实现工业污水管控从初步监测向智慧管控、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张水明表示。
“自接入在线控制平台以来,有且只有一次因为pH超标一点点,收到过预警短信,关掉了排污阀门。我们立即调整药剂后,恢复了正常,这也提示我们在日常生产中要加注意提高环保意识。” 一金属表面处理企业环保负责人程建辛说道。
信息化管理平台
德清县环保局相关人员表示,以“一企一管一表”为载体,搭建智能信息化系统平台,每个月对企业数据进行统计,可以精准掌握企业排水总量、瞬间流量和平均排污浓度等数据。与此同时,利用反馈信息,对超标停排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协助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既杜绝了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也可有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德清工业园区内已有14家企业完成“一企一管一表”改造,力争今年完成全覆盖,总投资约3866万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