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芦荡深处 碧波环绕

德清下渚湖:以水为脉 厚植生态底色

发布时间:2019-08-01 16:59:1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仲瑶卿

  浙江在线德清8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仲瑶卿)8943亩水域面积,53条河道纵横交错,10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湿地,赋予了下渚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下渚湖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国松看来,这些穿城过村、纵横交错的河湖港汊是下渚湖街道最大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将成为其后续发展的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190801144510.jpg

  下渚湖湿地风貌

  生态优先 守护“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所系,饮用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下渚湖街道,是东苕溪(德清段)从余杭进入德清的第一站,也是余杭区多个饮用水取水口的所在之处。

  为了保护好这一方“生命之源”,秉承着“生态优先,发展为辅”的理念,下渚湖街道打响了一轮又一轮的碧水保卫战。

  “随着德清生态补偿机制的深化和完善、东苕溪(德清段)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我们陆续开展矿山、码头综合整治,推进农业面源综合整治等工作,并在东苕溪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对水产养殖进行退养,为了营造好水源保护缓冲区,还同时启动了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工作。”下渚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全播说道。

微信图片_20190801143837.jpg

  东苕溪德清段

  近乎于执着的生态坚守,换来的是“百里溪流见底清”般的东苕溪,据湖州市环境生态局德清分局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至2018年,东苕溪德清段水质已从原来的III类水,稳定提升至II类水。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东苕溪流域水环境保护,德清县与余杭区在2018年年底签定了《东苕溪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协议》,共同设立水环境补偿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东苕溪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流域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

  “治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上下游兼顾,更需要打破行政区域上的限制,通过全流域统筹管理,才能共同维护好东苕溪流域生态环境的安全。” 陈国松表示。

  水下森林重塑水体生态

  奠定了水环境的基础,如何让其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亮点,成为了下渚湖接下来的工作目标。

  二都村内,有3块相邻的小微水体组成水漾,成为了德清县下渚湖湿地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宁宁今年以来“最操心”的一个地方。

  “这里的水域面积约为12000多平方米,计划结合即将开展的治水实践体验馆项目,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水下森林’。”郭宁宁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体,虽然没有污染物排入,但因为流动性差,导致水质状况与景观效果不理想,与相邻的下渚湖水系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微信图片_20190801145117.jpg

  打造“水下森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为目标,“水下森林”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记者在现场看到,岸边植被葳蕤繁茂,鸢尾花、美人蕉娇艳欲滴。

  “前期我们已经在岸边种植再力花、西伯利亚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在水中种植了苦草、黑藻、伊乐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后期还将投放浮游动物、微生物、螺蛳、鱼类等,逐步构建水生动物系统。”郭宁宁说,随着水下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一个郁郁葱葱的水下世界即将被打开:水藻、水草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鱼虾戏石,螺蛳繁衍。

  “水下森林”项目在提升水质环境、营造水岸景观的同时,也让原本不起眼的水漾成为了美丽村庄建设中的新亮点与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小公园。

  “我们还会将水中的生物,‘搬’到岸上来,为小朋友打造一个治水实践教育基地,让他们了解河道里到底生活了哪些动、植物,它们的存在又对保护河道、保护水环境起到了哪些作用。”郭宁宁说。

  全民参与 共护“美丽河湖”

  漫步在二都老街,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泛舟于河面,两岸的风景尽收眼底。缸窑小港是德清县的第一批“美丽河湖”,也是第一条被企业冠名的“美丽河湖”。

  在岸边,德清农商银行设置的标识牌,温馨提示着来往的游客:“保护美丽河道 共建美好家园”“垃圾分类 助力全域美丽”。

微信图片_20190801145417.jpg

  全民共守“美丽河湖”

  这是下渚湖街道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护水工作中的又一创新,该街道在今年建立了“生态绿币基金”账户,基金用于奖励在治水、护水、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社会群体,同时向绿色企业发出邀请,以捐赠生态绿币的形式为“美丽河湖”冠名。

  浙江德清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渚湖支行行长舒帅阳:“德清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保护环境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冠名’美丽河湖一方面我们可以围绕河道开展各类活动、辅助河长进行日常管理,同时还可以在河道两边放置公益广告,提升企业形象。”

  “下渚湖街道的水域环境通过‘截、清、治、修、管’五个阶段,实现了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续提升,全域内有28条河道成功创建‘美丽河湖’,在还水于民的过程中,持续提高百姓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正在筹备建设‘治水实践体验馆’,以科技+的形式,展现水秘密、水景观、水文化和水经济等,让大家在感受到治水带来的变化同时,更加知道应该如何保护水环境。”陈国松表示。

标签:河道;街道;水域面积;湿地;森林;治水;美丽河湖;水体生态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