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处理器。
物业实行“二次分拣”。
4月1日起,如果你扔的垃圾不分类或是没扔对地方,很有可能“吃”到一张200元的罚单,而且还会被记入信用档案,影响以后的生活。
这是省里最新出台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中的一项规定。
生产、消费、分解,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循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之产生——“垃圾围城”“垃圾围村”。杭州早在2000年就成为全国第一批8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之一,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好做法。
比如江干区治废办工作人员吴东超就推荐了一个小区,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的滨江城市之星,“去年这个小区被评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每户人家都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菜渣、小骨头等厨余垃圾可以进行粉碎,相比其他小区厨余垃圾量降低37%。”
减量那么多?
我们敲开了24楼业主奕锦伟的家门,他说,“入住5年了,机器从来没坏过,买来放在厨房里的垃圾桶,基本都用不着。”
55岁的他在一家科研机构做污水处理研究,“这台厨余垃圾处理器,原理就是把厨余垃圾转换成相对更容易处理的形态,排入市政管网。”
打开厨房水槽下方的柜门,只见“吃垃圾”的机器跟普通保温壶差不多大,安装在污水管上,“除了大块的骨头、贝壳,像菜叶子、小骨头和剩菜剩饭都没有问题,遇到碎玻璃、陶瓷或者头发要挑出来。”奕锦伟还特地演示了一遍——拿出剩饭,掀开水槽盖,打开水龙头,将饭倒进去,同时按下水槽边上一颗按钮,“喏,打碎的剩饭就顺着水管溜走了,很方便。”
硬件设施很是不错,奕锦伟还要点赞的是小区利用各种平台宣传垃圾分类小知识——小区内大大小小的宣传栏、公告栏、管家值台宣传架都推广分类知识,公共区域内视频设备定时播放垃圾分类动漫宣传片,“基本上所有的大屏小屏,都在做宣传”。
江干区治废办有个统计,在滨江城市之星,97%的居民都知晓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且大部分居民都参与了垃圾分类工作。
除了居民自觉分类,物业还有“二次分拣”。地点就在小区的垃圾房,所有单元、每一层楼道内的黄绿桶,最终都会集中到这里,物业保洁人员再对垃圾进行简单的二次分类,最终使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高达93%。
这个小区还是一个蛮典型的国际化小区,“常住人口2000多人,其中有80多位境外人士。”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社区也想着要和国际接轨,除了所有标识标牌都有双语之外,还打算和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出一个垃圾分类APP软件,“加大垃圾分类巡检频率,依托大数据,具体到哪个单元分类得好与不好,哪种东西最容易分错,都能精准判断。”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