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系列报道 ④

海洋预报减灾合作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发布时间:2019-01-14 11:02:25 来源:中国海洋报 记者 郭松峤

  海洋预报减灾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自然资源部积极响应,主动作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需求,大力推进海洋预报减灾国际合作,为沿线各国提供了各类海洋预报减灾领域的公共服务和产品。

  2016年4月,首届热带气象与海洋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与孟加拉国达卡大学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决定开展海洋灾害预警报、孟加拉湾北部海洋物理及生态环境预报、海洋环境灾害评估、海洋气象数值预报合作研究和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

  2017年初,预报中心与孟加拉国气象局实现了业务对接,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招收了两名“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孟加拉国博士研究生。2018年,在外交部资助下,预报中心举办了“中国—孟加拉国业务化海洋学及海洋科学培训班”,系统培训了孟方政府官员、海军军官和专家学者,有效提升孟加拉国海洋预警报业务水平。

  为进一步推进海洋预报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预报中心承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为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提供全天候地震海啸监测预警服务,并组织开展该区域的技术培训、宣传教育等活动。该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为推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做出了中国贡献,成为维护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典范,是南中国海周边各国精诚合作的重要成果。

  2018年11月~12月,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首批国际职员在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短期工作,推动了该中心的国际化运作。如今,经过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南中国海区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能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海啸预警的时效由2015年的20分钟~30分钟大幅缩短到6分钟~12分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是海洋灾害多发区域,我国一直致力于提升该区域海洋灾害应对能力,共建海洋预报和防灾减灾领域的命运共同体。2018年12月26日,由预报中心研发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投入业务化试运行。该系统服务涵盖了“海上丝路”沿线102个城市、67个港口,包括南海、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等海域,主要发布海洋环境、海洋预警报产品,服务于海上运输、海上护航、灾害防御等领域。

  未来,预报中心将聚焦海洋预警预报主业,持续强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服务、保障输出,推动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同时,预报中心将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密切合作,实现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业务化正式运行,提升该区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重大海啸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能力。

标签:预报;海洋;预报中心;海洋环境;自然资源;预警;国际合作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