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一环保企业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 崔煜晨摄
近几年,危废处置行业可谓是环保产业的“香饽饽”,从传统的东江环保、威立雅等企业,到后来进入的雅居乐等跨界者,无不对这一行业抱有很大期许。然而,专业性强,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依然是行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机遇和隐忧同在的危废行业,处置企业既充满激情和挑战欲,又急需在技术、人才等方面补齐短板。在近日由中国环境报社举办的“危废产业新机遇新挑战暨固废产业服务平台上线仪式”上,让行业健康成长,成为多方共识。
市场没有想象那么大
业内忽视了大量设施的闲置和浪费,仅有约3000万吨处置能力能与市场匹配适应
近两年来,业内很多企业和从业者都认为危废处置价格高,市场好,渴望快速杀入从而分得一杯羹,环保行业甚至流传一种说法,说“危废处置是行业最后一块蛋糕”。然而,蛋糕哪有那么容易吃,未来,经过竞争、整合将增强行业集中度,抱敬畏之心、用专业的管理和技术在“好”字上下功夫才是当务之急。
“跨界者、资本方争先布局,跑马圈地迅速,人才抢夺激烈,引发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出现了规模效应低、技术水平参次不齐、利润率下滑和实际处理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环科院土壤所副所长、固废产业服务平台特聘专家黄启飞在沙龙上直言。
他建议,要理性认识市场容量,目前的市场已经过热。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总能力应是产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能力与经营单位利用处置能力之和。
深圳市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固废产业服务平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曙生坦言,危险废物,虽只有简单4个字,但实际上是化学废弃物,有46大类,479小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特点和属性,危险等级也不一样,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都不一样。由于行业内有些企业对危险废物和危废行业的专业性理解不深,以对待普通废物的方式来处理处置危险废物,从而增加了危废行业风险。
“我们应该怀抱敬畏之心,尊重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专业性,进入危废行业前应了解危废行业,明确从事危废行业的愿景、使命、经营理念和管理组织和企业文化,这很重要。”他呼吁说。
认清行业形势是第一步。事实上,危废产生量和处置产能都在增加,尤其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在急剧增加。然而,危废产生量和产能并非均衡、匹配地发展,二者总量齐增的同时却是产能内部的不协调和结构性紧张。“危废利用能力相对过剩,但焚烧和填埋处置产能却非常紧张。”黄启飞说。
他表示,危废产能增加,对行业市场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积极影响是产能增加推动行业发展。“降低企业危废处置成本,同时还可以促进产业调整,增强产业集中度,培植出大型的危废处置企业。”
消极影响是由于业内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却忽视了大量设施的闲置和浪费,仅有约3000万吨处置能力能够与市场相匹配适应。而且,危废处置存在短板,如利用处置对象单一,多为有价值的矿物油和有机溶剂。行业存在结构性失调,危废利用占比太高,焚烧、填埋能力却严重不足。
“危废处置设施的布局需合理规划。还要重视特殊危废的利用处置。目前,集中处置设施的技术同质化比较严重,废盐、废酸、飞灰、危废包装桶、高浓度有机废液及含砷废物等部分类别危险废物缺乏有效的利用处置手段,应聚焦这些特殊危废,布局相应利用处置设施。”黄启飞说。
同时,人才是企业创新技术、管理良好的保障。陈曙生建议,企业应该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来做好行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技术路线才最好
应通过技术政策,鼓励发展高环境标准、高技术工艺、高监管保障的危废处置项目
“废物填埋的空间非常有限,基本上是对土地资源的长期消耗。现在我们重庆非常着急,比如飞灰的处置,如果全部填埋处置,长期下去是不可行的。”重庆市固管中心主任刘强提出了当地危废处置面临的现实问题。
这一问题其实道出了今后危废处置技术路线的重要趋势——特殊专一利用处置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黄启飞看来,我国危险废物种类繁多,飞灰、菌丝渣、工业污泥、脱硝催化剂、石化炼制催化剂等危废,需要开发专门利用处置技术。“针对这些大宗、难以处置的危险废物,特殊专一利用处置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拥有这些技术的企业,也将在细分的专业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建议,应通过技术政策,鼓励发展高环境标准、高技术工艺、高监管保障的危废处置项目。
“关于技术路线问题,最优先的、最好的技术路线,就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技术路线。怎么对环境影响最小?首先是减量化,就是少产生或者不产生废物;第二是资源化;底线是无害化,资源化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最后焚烧、填埋。”刘强表示,减量化和资源化是危废处置行业未来的又一发展方向,对人才、技术会有较高要求,也会催生服务咨询行业的产生和发展。
他认为,资源化技术有两个关键问题急需解决。第一,资源化过程中要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既解决资源化产品的市场公平问题,也要解决资源化过程中二次污染的问题。第二,资源化技术要尽量走大众路线。如果综合利用产品很小众,市场需求量不大,技术再好,也会因为利用危废的量小,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黄启飞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今后的危废处置技术路线格局必将是百花齐放。第一,传统的集中利用处置设施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特别适合处置大量性质均值、具有热值的危废以及污染土壤等。第三,区域集中收集是发展方向。
“危废行业已然形成资源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与焚烧、填埋传统技术、特殊利用处置技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危废处理企业应抓住当前市场机遇,重点在资源整合、技术和模式创新上着力,力争取得较大发展。” 黄启飞说。
陈曙生认为,危废行业应加大对特殊的难处置危险废弃物技术的攻克力度,包括废酸、废油泥、废催化剂、废包装物等。
“比如,目前废盐产生量粗略估计约达700万~800万吨,而缺乏废盐的处理工艺和标准是制约废盐有效处理处置的障碍,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标准,行业加大研发投入,走好资源化处置之路。”他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