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漫步在有绿有景的凌公塘绿道,徜徉在碧波荡漾的凌公塘边,游玩在湘家荡景区、梅花洲景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背后,凝聚着南湖区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
过去一年,南湖区围绕水、气、土、废等环境问题,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南湖建设取得扎实进展。
精准施策
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四月的南湖,走在路上空气格外清新……市民胡先生不禁感叹:这几年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臭水沟变成了景观带,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
水环境和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离不开南湖区大规模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防治水污染,南湖区加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抓好水环境治理提升、抓好节水护水、加强生态修护,通过治理,荣获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
为防治大气污染,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开展工业污染治理、强化城市扬尘和烟尘整治……去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较2017年提高4.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较2017年改善7.1个百分点。
为防治土壤污染,加强重点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等,全力推进土壤防治工作。
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实行固体废物闭环式管理,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同时,实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工程,完善固体废物监管体系,有效防范违法现象发生。
“利剑斩污”零容忍,南湖区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可见一斑。
改革创新
生态屏障越筑越牢
如今,在南湖区的企业遇到环保问题时,也可以像病人一样去环保医院“挂号问诊”。去年6月,全市首家环保医院即同济嘉兴环保医院开业,环保各领域的专家集合在一起,为解决企业的环保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
嘉兴是红船起航地,作为主城区的南湖区从来不缺创新精神。为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相协调相促进这篇大文章,2008年,南湖区创全国先例,举行首次排污权指标拍卖会;2012年,南湖区首次举办排污权网络电子拍卖会,开创排污权网拍“先河”;2018年,南湖区进一步优化排污权拍卖流程……为优化排污权交易制度大胆尝试,构建具有南湖特色的环境制度体系。
在探索的道路上,创新举措还有很多。如探索同行业共治模式,提升同类企业整体治理水平;针对部分区域雨污分离不彻底等共性问题,积极推进片区共治……一项项创新举措,让生态安全的屏障更加牢固。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为落实生态保护,去年南湖完成绿化造林2060亩,创建2个“一村万树”示范村和10个推进村。同时,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成农村公厕改造、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使城乡环境进一步提档升级。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如今,南湖区已建成绿道16条,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0.2%;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级绿色学校,建设红色精品线,完成永红村和竹林村2个3A级景区村庄示范村建设,以示范创建带动绿色生态建设。一系列的绿色发展举措,将“生态绿网”越织越大。
强化监管
持续执法高压态势
为主动加强对大气环境的在线监测力度,切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南湖区在辖区11个镇、街道设置了11个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站点,实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全覆盖”,这也意味着,今后这些监测点出具的实时数据,也将成为治气部门精准溯源的重要参考依据。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才能有效震慑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此,南湖区启动环境行政执法公检法联动机制,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将进一步打通环境违法案件办理中的梗阻,生态环保领域的法治建设一步步筑牢。
此外,南湖区还开展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建立委托第三方环境隐患排查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队伍,进一步强化环境风险管控能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水清岸绿天蓝地净的美丽南湖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